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介绍 >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纳西东巴文献字释合集” 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0-05-25 21:47:2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5月24日上午,由我校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喻遂生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纳西东巴文献字释合集”(批准号:11&ZD129)成果鉴定会采用“云会议”的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文献所336会议室。


(“云会议”现场)


出席会议的有,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原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和少英教授、原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研究员、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杨林军教授,重庆市社科规划办评奖办唐旺虎主任,西南大学社科处吕刚武副研究员,以及项目组首席专家喻遂生教授和项目组成员代表。


(唐旺虎主任)


会议开始,唐旺虎主任代表重庆市社科规划办致辞。唐主任对于项目组的辛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专家组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要求项目组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将成果打造成学术精品。


(左二:吕刚武副研究员)


吕刚武副研究员代表学校社科处致辞,对项目团队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项目组历时8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予以肯定,并希望专家肯定其创新、特色和建树,指出其欠缺和不足,为成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成果鉴定评审由专家组组长和少英教授主持。首先由喻遂生教授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喻遂生教授从关于字释的说明、项目研究计划执行情况、项目成果主要内容、研究成果体现的学术理念、项目成果对东巴文研究的贡献、主要不足、后续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黄德宽教授)

在专家评议中,黄德宽教授说,项目组工作量巨大,在八年中完成了110册东巴文献的字释工作,并且包括深入边远地区通过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这已经超出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的预期。

(刘钊教授)

刘钊教授说,东巴文对于汉字起源和早期形态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该项目通过设计和实践建立了东巴文字释的操作规范和术语体系,确立了东巴文献整理研究新的范式,具有标准性的指导意义。


(杨福泉研究员)

杨福泉研究员说,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东巴古籍文本的翻译释读上有较大的创新,继续了我国老一辈语言文字学家傅懋勣先生等所做的对东巴古籍进行逐字逐词“字释”的优良学风,对研究东巴图画象形文字和音节文字都有重要意义。

(杨林军教授)

杨林军教授说,该研究成果具有四个突出特色,分别是 “全”、“准”、“首”、“实”。此外,该成果还采用文字学、历史学、社会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交叉学科研究突显了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


(和少英教授)

和少英教授说,该成果不仅在纳西东巴文化研究中创下了许多的“第一”:第一次大规模推出了东巴文献字释的成果,第一次较多地刊布了以往关注不够的白地、俄亚等纳西族聚居地区的经书,第一次推出了东巴经专书字典……而且还大大改进和创新了研究方法,建立了多层次的的数据资料库,为下一步的研究做了必不可少的拓荒性与奠基性的工作。

各位专家也指出了成果的不足,提出了修改的建议。如成果成于众手,体量巨大,各书之间有的体例不完全统一的地方。有的地方译注与东巴文献原意有偏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字释采用了方言音系,但对方言音系的特点说明不够等。

经过专家组讨论,最终评议认为,该成果是东巴文献研究的重要成果,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都十分突出,同意通过验收结题,建议评定为“优秀”等次,建议资助出版。

(喻遂生教授)

最后由项目首席专家喻遂生教授致辞。喻遂生教授表示衷心感谢专家组的指导和帮助,一定认真消化吸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后续的修改和出版工作。



据悉,该成果已由重庆大学出版社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获得批准,结题修改后,即可出版,嘉惠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