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讀書班 |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2)
发布时间: 2019-10-07 20:47:4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讀書班 _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2).pdf


10月2日的討論主要涉及安大簡中 “眾”、“芼(薅)”、“振”、“李”和“季”。


一、眾

董珊指出:“眾、終,出土文獻基本用‘眾’字表‘終’這個詞,范常喜兄據《儀禮》漢注有說,此外例尚多。”


二、芼(薅)

接續昨天的討論,張文冠在群裡貼出了他已經發表過的論文。他說:“剛才看到孟老師轉發的王寧老師在簡帛網的貼子,王老師認為‘芼’‘教’是‘薅’的假借。現奉上一篇17年的小文,當時認為‘芼’‘薅’同源,失檢了黃樹先老師的說法。結合諸位老師的指正和安大簡的‘教’,小文可以再做一些增補。”(記錄者按:張文冠《釋<關雎>中的“芼”》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7年第2期)


三、振

孟蓬生提問:“所謂振字,从厸文,从凶。為何从凶呢,難道是吉凶悔吝之吝的專字?”劉洪濤認為,該字从“凶”,應該是“閔凶”之“閔”的異體。孟蓬生問道:“閔凶之閔和吝是何關係?”蘇建洲引用陳劍的觀點做了回答:“‘吝’的這類意義,跟‘湣’、‘閔’等字的‘憂’、‘ 病’一類意義顯然也可以說是差不多的。很有可能,‘吝’跟‘湣’、‘ 閔’等本來就是由語言中的同一個詞所分化出來的。”(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 4 輯, 74~94 頁)孟蓬生對此觀點表示贊同。


四、李、季

王挺斌指出:“簡35出現了‘李’和‘季’,對應今本《詩經·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之‘嘒’。整理者以為二字皆為‘孛’字之誤。按,此說恐非。‘李’‘季’與‘孛’形體略有差異,古文字階段並無訛誤例證。清華簡《命訓》第11號簡‘之以季’以及第13號簡‘季必仞=’與‘季不仞=’中的‘季’,在今本《逸周書》中寫作‘惠’。‘季’‘惠’不存在形近或義近上的關係,兩者顯然只能歸為音近異文。既然‘季’可以讀為‘惠’,‘惠’和从‘彗’得聲之字經常通假,那麼‘季’自然也可與‘嘒’形成通假關係。湊巧的是,馬王堆帛書《繆和》有引今本《詩經·召南·小星》詩句,‘嘒’正寫作‘惠’。所以,簡文‘季’字字形無誤,與今本‘嘒’是通假關係,而‘李’則是‘季’的形近誤字。一般說來,楚簡中的‘李’上部都从‘來’。而簡文之‘李’上部从‘木’,並非楚文字中常見的‘李’;整個字形與‘季’只差頂端一筆,其實就是‘季’字寫訛。”譚樊馬克則認爲,季本來就是合口(撮口)字,合理演變應該和貴同音。

執筆:鄭    婧

審核:王化平

終審:孟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