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进一步规范学校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和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本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领导。
二、选拔对象
西南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在学全日制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三、招生专业及其计划
本所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普通名额2名,博士研究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名额1名。招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四、申请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已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无重修、补考科目,必修课程的总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0%。
(三)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读硕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或获得校级以上项目1项及以上,或参与专著教材等。
(四)外语水平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1.英语水平应达到下列要求之一: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425分;托福TOEFL≥80/550分;雅思IELTS≥6.0; GRE≥260/1300分;WSK (PETS5) ≥60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
2.其它语种应达到的水平要求,参照执行。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认定为达到要求: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外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或者以主译者身份翻译出版过学术著作等(翻译著作不低于1万字);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或在国外有1年及以上学习经历(需提供国外学习经历的证明和成绩单)。
(五)身心健康。
(六)硕士所学学科专业与申请攻读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原则上一致。
五、申请材料
(一)西南大学年硕博连读登记表(附件一)。
(二)考生本人签字确认的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三)政治思想情况审核表。
(四)硕士阶段正式成绩单原件。
(五)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六)代表性学术成果复印件。
(七)专家推荐信,须分别密封并由推荐专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六、选拔程序
“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选拔包括个人申请、材料审核评价、综合考核、录取四个环节。
(一)个人申请
1.网上报名
申请人仔细阅读西南大学文献所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本所硕博连读招生的实施细则,确认符合报考条件后,于2021年1月15日至3月1日,登录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网址进行报名缴费,如实填写和提交报名信息,按要求完成网上信息校验。
2.材料提交
申请人按照本所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实施细则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将前述(五)所含材料,按顺序用A4纸打印装订,于2021年3月1日前提交材料至文献所121朱老师处。电话023-68367341。过期不再受理。
(二)材料审核评价
1.形式审核
材料审核小组对申请人提供材料的完备性、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进入后续材料评价审核。
2.材料评价
(一)文献所成立材料审核小组。制定《文献所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材料审核办法》。
(二)文献所材料审核小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形式和评价审核,并给出审核意见,合格者方能参加综合考核。
(三)如发现申请者提供的材料有弄虚作假情况,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四)文献所于2021年3月7日前完成材料审核工作后,将审核通过的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同时在本所网站公示材料审核合格人员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进入综合考核环节。同时公布综合考核实施办法。
七、综合考核
通过材料审查评价的“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考生,统一进行综合考核,统一排名、录取。
进入综合考核阶段的考生,需向文献所提交核验以下材料原件:身份证原件;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如有);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原件;代表性学术成果原件。
(一) 综合考核时间
2021年4月30日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 综合考核内容
(1)心理健康测评(10分):心理健康测评由考核小组以提问、材料审查等形式进行考察,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不合格考生不得进入专业考核。
(2)综合素质考核(10分):思想先进,道德高尚,政治上进,诚实善良。身体健康,热爱集体,善于沟通,乐观开朗。
(3)外语测试(10分):主要采取口试方式进行,测试申请者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4)专业知识(60分):主要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察考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能是知识点的掌握,可能是写一篇小文章。
(5)创新能力(10分):考察申请者科研兴趣,科研潜力,是否适合本学科学术研究,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独创能力。
(三)综合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方式为面试加笔试。综合考核阶段,每位申请人需准备15分钟PPT,PPT内容需含个人简介、学习成绩、课题研究、发表成果、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等内容。具体参见《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办法》。
(四)综合考核成绩
以上各项考核,总分100分,由小组成员匿名打分,以申请者得分高低为序排列。
(五)综合考核要加强对考生进行思想品德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核。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可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思想品德情况。
(六)综合考核工作完成后,将通知考生综合考核结果。
(七)体检
体检工作在考生被拟录取后进行。考生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体检,6月5日之前,考生需将体检报告邮寄至文献所(邮寄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朱老师收 023-68252374)。体检标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学术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
八、拟录取名单确定及公示
文献所在综合评定申请人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基础上,按申请人最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
拟录取方式:按照一级学科(或者专业)录取,即在同一级学科(或者专业)按照申请人最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
全部录取工作完成后,经本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及会议讨论通过的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研究生院将对全校拟录取名单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九、其他事项
(一)经招生录取程序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学生,不再申请硕士毕业和学位,从2021年秋季进入博士生阶段学习。
(二)对硕博连读研究生采取动态调整的办法,培养过程中应加强考核,如发现不宜继续培养者,应终止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转为硕士研究生培养或终止其学习。
(三)硕博连读一般应在同一学科专业内选拔。
(四)本细则由文献所负责解释。
招生咨询与联系电话:
招生信息请查询以下网页:http://wxs.swu.edu.cn/
咨询电话: 023-68252374, 联系人:朱老师
办公地点:文化村二舍223。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2021年1月8日
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