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新闻动态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十輯出版
发布时间: 2020-08-22 17:37:1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日,改版後的《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十輯)由巴蜀書社公開出版發行。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是由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專門刊發有關出土文獻的文字研究、語言研究、文獻研究、圖書評論等最新成果的輯刊,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宏揚原創,發表交叉性、綜合性強的學術成果。該刊已收入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自第十輯始收入中國知網並成爲人大複印資料來源期刊。


本輯目録


文章摘要


楚墓卜筮簡説辭中的“樂”“百”“贛”

李家浩

摘  要:楚墓卜筮簡説辭所説禱祠鬼神的方法中,有“樂”“百”“贛”三種。本文在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文獻,對“樂”“百”“贛”簡文及其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和探討,提出一些新的意見。

關鍵詞:卜筮簡;樂;百;贛



清華簡第六輯補釋(六則)

侯瑞華

(清華大學中文系)

摘 要:本文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中的《鄭文公問太伯(甲本)》與《子産》兩篇的字詞進行補釋,認爲《鄭文公問太伯(甲本)》簡6“”可讀爲“揭”,簡文即“揭戈盾以造勛”;同篇簡7“縈厄”讀爲“營阨/隘”,是營建要塞之意。《子産》簡4“栗”可讀爲“秩”,指官秩;同篇簡12“枳”讀爲“規”,意爲謀劃;同篇簡26+27斷句應以“德之固”“德之愛”爲定點,其中的“可用而不大國”可讀爲“何用而不耦大國”。

關鍵詞: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子産;補釋




《攝命》稱謂與宗法制度

王志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摘  要:清華簡《攝命》公布後,各家對於《攝命》簡人物及時代的判定相距甚遠。本文從分析《攝命》篇中的各種稱謂出發,進而認爲册命的時王與受册命的儲君——王子伯攝是叔侄關係,揆諸西周史實,衹有孝王與夷王可以對應。同時,本文還從宗法角度分析了《史記·周本紀》與《三代世表》以及《世本》的稱謂異同,澄清了學界已有的一些誤解。

關鍵詞:清華簡;《攝命》;稱謂;宗法制度




敦煌馬圈灣漢簡第122號、133號補釋

劉樂賢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摘  要:經仔細分析並參考以往討論成果,可以將馬圈灣漢簡第122號、133號分别釋讀爲“戊部孤單,糧食、貨財盡,兵器敗傷,箭且索”“□□□□□□敗,矢索,無以復戰,貨財、穀食單(殫)盡,車師因爲共奴所”。兩条簡文的内容密切相關:第133號的“敗”字及其以前部分,與第122號的“兵器敗傷”相當;第133號的“矢索”,與第122號的“箭且索”相當;第133號的“貨財、穀食單(殫)盡”,與122號的“糧食、貨財盡”相當。兩條簡文反映的,都是在彈盡糧絶背景之下的戰場慘況:第122號講的是將要彈盡糧絶而面臨戰敗時的情況,第133號講的則是已經彈盡糧絶且已經戰敗時的情況。

關鍵詞:漢簡;馬圈灣漢簡;西域戰事




成都老官山漢墓醫簡命名芻議

劉春語  張媛

(成都中醫藥大學國學院  泰山學院歷史學院)

摘  要: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自2013年發掘出土大量醫簡至今,學界對其稱引名稱多達七種。從地理因素、歷史淵源、考古學命名原則和其他漢簡命名慣例等多方面考證後,我們認爲,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此批醫簡命名應回歸命名的目標,即“簡單又不至引起誤解”,建議使用“成都老官山漢墓醫簡”較爲妥當。

關鍵詞:老官山;醫簡;命名



海昏侯墓出土木楬札記

羅小華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15年7月,在海昏侯劉賀墓主槨室中出土一批木楬。《南昌市西漢海昏侯墓》公布了“第卅四”木楬的彩色照片,未附釋文。《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簡牘》公布了“第百一十”木楬的紅外圖片和一些辭例。結合傳世文獻和其他出土文獻,可以對相關内容進行考釋。

關鍵詞:海昏侯墓;木楬;考釋




氏厶官”鼎小考

王磊

(安徽大學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暨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

摘  要:《殷周金文集成》01995著録一件戰國青銅鼎,在口沿處刻有四字銘文,舊釋爲“安氏厶(私)官”。本文分析首字字形,認爲應隸定爲“”,是“魏”的異體。該器當是爲魏國公族女性所鑄造。

關鍵詞:安氏厶(私)官;(魏);金文




出土春秋文獻中一詞對應多字現象的初步考察(名詞篇)

吴國昇

(漢字文明傳承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

摘  要:據初步梳理,目前所見出土春秋文獻中{祖}{考}等36個一音義的名詞分别存在多字對應記寫的現象。這36個名詞與相關漢字共構成95組對應關係,其中40%的對應關係繼承自西周時期,60%爲春秋時期新見;24個名詞出現新造專字記寫,26個漢字成爲相應名詞的主流記寫字種流傳,9個名詞在傳世典籍中換用其他通假字記寫,7個名詞在傳世典籍中換用新的異構字形記寫。本文考察分析可見:一、作爲兩個對應的系統,漢字與詞語之間的關係往往是動態的、不斷調整變化的;二、一詞所對應的多字,各字使用地位不平等,有主有次;三、國族氏名分化專用字反映出春秋時期的时代性特點;四、南方諸侯國的一些用字現象反映出一定的地域性特點。

關鍵詞:春秋時期;漢字;字詞關係;名詞




封子楚簠小考

謝明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摘  要:封子楚簠銘文,《集粹》一書的釋文有些地方不太準確。本文對簠銘個别字詞有所考釋,如把“萬枼朋改”之“朋”讀作“不”,把舊所謂“爲”改釋作“剌”,認爲簠銘“剌”與鄭莊公之孫鼎、缶中的“剌”可能是同一個人。鄭莊公之孫鼎、缶的器主很可能就是封子楚或其兄弟輩。

關鍵詞:金文;封子楚;剌




十二方新見買地券校釋

李明曉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摘  要:買地券是中國古代主要以地契形式放置於墓葬中的一種迷信隨葬品,對中國宗教史、民俗學研究有着重要參考價值。本文對2018年公佈的12方五代至清買地券材料的釋文進行校釋,主要是參照拓片及同一時期買地券習用行文格式對釋文中誤釋、缺釋、脱文、句讀等方面進行校補,並註釋部分重要宗教文書用語。

關鍵詞:買地券;2018年;新公布;校釋




宋遼金碑誌文字校讀札記

何山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摘  要:俗字繁蕪是古代石刻等寫本文獻的突出特點,一字多形、多字同用爲其典型表現。衆多俗變形體造成漢字字際、字詞關係錯綜複雜,容易引起正俗字和字詞對應的人爲誤判。科學考釋宋遼金石刻誤釋誤辨的訛俗字,既能爲漢字字用研究和碑刻文獻整理提供鮮活的實證材料,又能充實近代漢字及漢語漢字史等相關研究的具體内容。

關鍵詞:宋遼金石刻;俗字;例釋;近代漢字;漢字史




金石學家關伯益未刊手稿十五種綜議

宗鳴安

(西安文史館)

摘  要:關伯益,號益齋,河南開封人,民國時期著名的金石學家、考古學家。曾任河南省博物館館長,後受聘西北大學任教授。先後出版著作數十種,文章近百篇,其中《新鄭古器圖録》《伊闕石刻圖表》《殷墟文字存真》《益齋金石文字存》等,在當時學術界有很高的評價。本文所介紹關伯益先生未刊書稿十五種,皆爲1945年之後關先生在西北大學任教時所整理、著述的,包括歷史、考古、金石諸方面的内容,這是關伯益先生學術研究第二個高潮期的結晶。這些未刊稿一度瀕臨消散,筆者幸得搜集保存,顯得尤爲珍貴。現提要介紹手稿内容,必將有助於了解關先生的學術方法、學術思想,同時也有助於了解關先生的人生經歷,從而讓學界關注和重視這批重要的文獻材料。

關鍵詞:關伯益;金石學家;石刻藝術;學術史




敦煌本《長樂經》考校

郜同麟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摘  要:《長樂經》僅有保存在敦煌文獻中的S.4610、P.3200兩件殘卷。從詞彙和音韻的角度看,該經可能是南北朝中期南方地區的上清、靈寶之外的道教教派創作的。該經有不少脱誤,部分語句也無法讀通,本文試對個别疑難詞句作考證。

關鍵詞:《長樂經》;敦煌道經;校勘;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