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庆忆往|顾之川:嘉陵江畔的情思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即将迎来四十周年纪念庆典。四十年来,文献所栉风沐雨,踔厉奋发,硕果累累,可喜可贺!我虽因种种原因无法重返校园,躬逢其盛,却也引起对母校的满腔情思,怀念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那一段青春岁月。
我是1985年从老家河南以中学教师身份考到当时的西南师大文献所的。文献所是在原《汉语大字典》西师编写组的基础上,于1984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就是《汉语大字典》副主编,也是我们的导师李运益先生。文献所坐落在一片浓荫遮闭的樟树林里,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全木结构,红漆斑驳,踏上去腾腾作响,绿树掩映,闹中取静。进门左手边,就是办公室和资料室,里面最大的一间就是我们的教室。文献所下属汉语文献研究室(主任刘继华),文学文献研究室(主任曹慕樊),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漆泽邦),办公室主任夏春芳。我们是文献所成立后招收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入校时原有7人,实际毕业时只有6人。其中吴福祥、李岗、周继琛为统招,吴泽顺、汪启明和我是委托培养;汪、李、周来自四川(那时重庆还属于四川省),二吴和我来自外省。日征月迈,弹指挥间。虽已过去近40年,一遇触发,许多人和事便联翩而至,仍历历在目,趣味良多。
文献所85级毕业答辩专家与学生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冯昌敏、漆泽邦、龙晦、赵克刚、徐光烈、李运益。后排左起:汪启明、李岗、吴福祥、吴泽顺、周继琛、顾之川(本文照片均由汪启明先生提供)
文献所首届研究生(85级)毕业生合影
前排左起:1.不详;2.谢云荪(西师研究生处处长);3.李运益;4.刘继华;5.郑思虞(中文系教授);6.赵克刚(重庆师院);7.曹慕樊;8.龙晦(四川省教育学院);9.漆泽邦(文献所副所长);10.徐光烈(重庆师范学院);第2排左起:1.曹慕樊研究生;2.冯昌敏;3.不详;4.张静书(党支部书记);5.徐适端;6.夏春芳(办公室主任);7. 曹光季(资料员,曹慕樊之女)、8.侯昌吉(党支部副书记);9.黄立凌;后排左起:李岗、钱光、周继琛、吴福祥、吴泽顺、顾之川、严志君、欧昌俊、汪启明
一是专业学习。我们的专业是汉语史,研究方向为训诂学。李先生教训诂学、音韵学,刘先生教文字学、《说文解字》研究,张静书老师教小学文献要略,冯昌敏老师教古籍整理。曹慕樊先生曾开过目录学讲座。老师们都非常敬业,教学特别认真,尤其是李先生,指导我们读原著,治小学,可谓倾其所有;同学间相互切磋,琢之磨之。因李、刘二位先生曾受业于原四川大学赵少咸师祖门下,我们还得以亲炙赵振铎、殷孟伦两位名家,前者为师祖之孙、四川大学教授,后者为师祖之女婿、山东大学教授,既彰显师承有自,亦开阔学术视野。汉语史就是人们常说的古汉语,包括文字、音韵、训诂、古文献等,所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钻“故纸堆”,整天捧着许慎《说文解字》、扬雄《方言》以及《尔雅》《释名》等小学经典孜孜矻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传释词》以及《诗经》《楚辞》《史记》等都是必读书。在校期间的两个大型学术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认识了许多语言学大咖。一个是中国音韵学会学术年会,另一个是教育部在中文系举办古汉语助教进修班,北京大学唐作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杨耐思、王显,厦门大学黄典诚,华中理工大学尉迟治平,中华书局赵诚,四川大学经本植等,都是那期间得以识荆、亲近其风采的。
二是外出游学。所谓游学,就是跟着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第一次是1986年,去成都,参加四川省语言学会年会,刘继华、徐适端二位老师带队。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1987年去杭州富阳,参加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年会,李、刘、冯三位老师带队。一路上我们参观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会后乘火车到厦门,又乘海轮到广州,参观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途经南宁、柳州,在柳州兵分两路,李先生带吴福祥和我(泽顺兄会后提前回家)到贵阳,刘、冯二位老师带着其他几位同学去了桂林。每到一处,不仅参观图书馆、阅览室,或与古汉语研究生座谈交流,更重要的是拜访学者名流。如武汉大学周大璞、李格非,南京大学周勋初,南京师范大学徐复、吴金华,苏州大学王迈、蔡镜浩、董志翘,苏州铁道师院唐文,中山大学李新魁(还旁听了饶宗颐讲座),华南师大唐启运,暨南大学詹伯慧等。富阳训诂学年会上见到蒋礼鸿、郭在贻、许嘉璐、项楚、许维贤以及书法家沙孟海等。杭州大学青年教师张涌泉,以及同为研究生的李运富、蒋冀骋等,也是那次会上结识的。一路上既学又游,收获满满,真正体会到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言不虚。周勋初先生带我们参观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大中文系图书馆,让我们第一次见识到名校藏书之富且精,极为震撼。在南京师大,吴金华带几位先生和我到徐复先生府上拜望。徐先生蔼然长者,满脸慈祥,侃侃而谈,令人如沐春风。在苏州大学,李先生用他那纯正的四川话说:“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古人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从‘天府’来到‘天堂’,就是来学习的。”在广州,唐启运先生当晚就主持召开座谈会,让我们与华南师大古汉语研究生座谈交流。李新魁先生不仅热情招待,饭后还邀我们到他府上品茶。尤可感铭者,离开武汉时,李格非先生给我们买了许多食品,预备路上吃;到广州时,因海轮晚点,詹伯慧先生竟两次到码头接船,并亲自陪我们参观游览广州植物园。这固然源于李先生与他们的密切关系,但也足见老一辈学者关爱后学,宅心仁厚,确有古君子之风。我们也顺便参观游览了不少人文与自然名胜。重庆的奉节白帝城、巫山小三峡、巫溪大宁河,宜昌遥望三友洞、张飞庙,南京的夫子庙、秦淮河、中山陵、明城墙,苏州园林、虎丘、寒山寺(董志翘陪同),富阳严子陵钓鱼台,厦门鼓浪屿、胡里山炮台、南普陀、集美、陈嘉庚纪念广场,广州植物园、中山大学,南宁青秀山、南湖公园,贵阳甲秀楼、黔灵公园、花溪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途中有许多细节令人难忘,比如,在苏州至杭州的夜航船上,几位老师和我们研究生都是睡通铺。为了给大家助兴,我提前买了些白酒和花生米等佐酒小食,却忘了买纸杯,李先生也跟我们一样,拿着酒瓶子轮着喝,其乐融融。先生平时“望之俨然”“听其言也厉”,这时才感受到他的“即之也温”。
参访武汉大学时与中文系参加座谈会师生合影
前排左起:宗福邦、刘继华、周大璞、李格非、李运益、冯昌敏;第2排左4顾之川、左5李岗、左6吴福祥,第3排左2汪启明、左5吴泽顺,其余为该校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参观游览中山大学校园。
上图背景为孙中山纪念铜像,左4为李新魁;下图第2排右1为李新魁。
三是课余生活。因为我们几个同学都有工作经历,重返校园读研究生,所以非常珍惜,学习特别刻苦。除偶尔看场电影,或买菜涮涮火锅外,好像很少有别的课余生活,三年间我只爬过一次缙云山。周末去重庆古籍书店买书,成了我们最大的享受。古籍书店在解放碑附近,要坐大巴,来回要跑上一天。因为我们去得多了,彼此也就熟悉了,他们就主动送书上门,就在文献所前面的樟树林里拉起横幅,摆摊售书,吸引了很多师生前来购书,成为当时西师校园一景。大家常常以买到喜爱的专业书相互欣赏,也会不时炫耀一下。重庆最突出的印象有两个,一是气候炎热。我是同学中唯一的北方人,开始很不习惯。山城多雨,气候潮湿,放在床下的鞋子,几天不晒就会长白毛,像白毛老鼠一样。重庆又是有名的“火炉”,每逢盛夏时节,常常看一会儿书,就要到水房冲一次凉,接一桶冷水兜头倒下来,顿觉凉爽,可也撑不了多久,一会儿便又闷热难耐,来回折腾。冬天也冷,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尤其早上起来洗漱时,拧开自来水管,冷得直打激灵。二是物价便宜。至今仍怀念西师杏园春的小面,8分钱一两粮票/碗。我本来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也常常跟着同学去吃宵夜。散装沱牌曲酒8毛钱/斤。直到我们毕业时,后校门的鳝鱼也才1.8元/斤。打饭时我们最羡慕泽顺兄,因为他总是吃小炒,不用排队。尽管炒肉丝1元/份,但在我们看来已属奢侈。我们从重庆游学到厦门,在鼓浪屿午餐时,看来看去,总觉得贵,最后只好在一个小吃摊上,8个人仅要了4份虾仁炒米粉(8元/份),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研究生毕业后,我就如约去青海师范大学,当了三年学报编辑,从此与编辑结缘。因为有近水楼台之便,我得以在硕士论文《通雅转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连续在《文献》《古汉语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十几篇论文。1990年以“方以智及其《通雅》研究”,获得青海省古籍整理研究课题资助;1991年以“《通雅》与明代汉语词汇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也是当年全省唯一的社科基金项目)。同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汉语史专业,古代白话研究方向。师从时任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刘坚先生。《明代汉语词汇研究》既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时又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算是一举两得。1994年博士毕业时,考虑到自己教过中学语文,又当过三年编辑,我就在先生支持下,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从此由学语文、教语文,转向编写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育。在人教社,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主编或参与编写数十套初中、高中、中师、对外汉语等各类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课外读本)和一般图书,多达上百册;二是加入中语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从副秘书长、秘书长到理事长,吕叔湘先生为创始会长;三是参加多项国家级考试命题工作,历时25年。
毕业后,虽也曾多次重返母校,或讲座,或培训,但大都来去匆匆,暌违日多。我们班曾发起为李运益先生做过八十、九十大寿。吴泽顺、吴福祥和我都曾全家出动,汪启明、李岗以及师妹赵变亲母女,师弟金传富夫妇、李廷勇等都曾同返母校,共话当年,畅叙雅谊。有一次,我无意中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刘重来教授写卢作孚的一篇长文,倍感亲切,如获至宝,就选作当年某国家级大型考试的阅读材料。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嘉陵江畔三年,对我来说,无论是人生事业还是家庭幸福生活,都是改变命运的要紧处,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师恩难忘,恩重如山。我感谢母校、文献所和各位老师,更感谢命运的安排,使我得以在青藏高原结缘编辑出版,而后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追随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三老”的脚步,从事教育出版工作,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简介
顾之川,河南省商水县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研究生(1985—1988)。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013—2019),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特聘专家。主编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获首届国家教材特等奖。出版《语文课程与考试论》《语文工具论》《明代汉语词汇研究》《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等十余种,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中国语文教育理论大系》《中国语文教育年谱长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吴泽顺合作)等丛书。其中3项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3项列入国家出版基金,6种入选“教师喜爱的10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