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庆忆往|刘贺:满船星河入梦来——重拾文献所时光
宁夏大学文学院
刘贺
9月13日,晓亮老师邀我写一篇回忆文献所生活的文章,我也趁此在整理西南大学三年间的照片时回忆往昔。曾经的生活场景一点点地在眼前展开:古老的巷弄、斑驳的石阶、连绵的阴雨……
2018年3月29日,冬季的寒意逐渐褪去,我满怀希望地从银川飞往重庆参加文献所的博士初试。这是我第一次到重庆,乘地铁稀里糊涂到了北碚站,后来才知道这一站距离五号门和所里是最近的一站。出地铁站后,映入眼帘的是北碚的古朴、宁静。北方还是树枯草黄的季节,北碚却仍是暖暖的青绿色。第一次来这里让我吃尽了苦头,导航也在此处失去了作用。在曲曲折折的山路里,我迷迷糊糊地找到了文献所。现在回想起这一幕,才慢慢领悟到那令人“凌乱”的道路,竟是我未来三年常走的道路,也是我行走在北方横平竖直的道路上,最先怀念的景色。
初试现场(2018.3.31)
2018年4月24日,我第二次到重庆参加所里的复试。浓荫笼罩下的文献所,大家都在自习室安安静静地学习。这场景让我瞬间感动,我已经开始幻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是否也会如此纯粹地沉迷在这里,任由知识熏陶着、书香浸润着。这次来所里,轻车熟路,除了能顺利到达文献所,还能在周边逛逛了。
复试时的往返车票
2018年8月,在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后,我如愿进入所里攻读博士学位,开启了为期三年并影响我至今的文献所生活。恩师邓章应先生带我参观了225、227和229室,并安排我在229室学习。在229室小伙伴们的帮助下,我逐渐地适应了文献所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孟闯师兄,带着我熟悉餐厅、宿舍、体育场、校车等校园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现在回想起师兄帮我“翻译”重庆话的场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博士入学前,我一直在思考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进入文献所和邓老师商议后,最终确定了以“黑水城汉文文献疑难俗字考释与研究”作为论文选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很快地投入到文献材料整理、学术论文撰写以及博士论文初步撰写的工作中。
承载了太多回忆的文献所229室
和我同届的博士还有段卜华、和根茂、杨璐、范妮雅四位博士。在“中外主文献研读”课程中,孟蓬生教授为我们讲授清华简,孟老师的音韵学造诣,令我望尘莫及;邓章应教授讲授的文字学理论,启发了我在黑水城文献文字理论方面的创新与研究;杨文全教授讲授的词汇学知识,开拓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图书管理室的朱华忠老师,以及办公室的郭丽华、李学渊、马超、杜锋等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一起上课的欢乐时光(2018.10)
(后排左起:段卜华、刘贺、杨璐、和根茂)
“第十二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后合影(2019.10)
文献所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三年间我仍保持着紧张而有序的学习习惯。每每与单位的老师、学生谈起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提起文献所。博士期间,我通常早饭后到自习室,中午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半到自习室,晚饭后在校园走走,七点左右到自习室,晚上十一点回宿舍。固定的时间点,同样的生活轨迹,这样一坚持就是三年。工作之余做些学问的时候,仍能想起文献所里大家心无旁骛做学问的场景。
学习是最重要的事,但却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文献所的小伙伴们可以一起奋斗,也可以一起放松。有时大家会相约去爬缙云山;有时会夜游洪崖洞;有时坐在嘉陵江的石头上沉思;有时逛逛校园,探索没到过的犄角旮旯;有时也会在二号门或天奇广场附近搜索美食……日子如此纯粹而美好。
缙云山“狮子峰”(2019.1)
(左起:魏媛媛、徐艳茹、邵秀梅、桑纤、刘贺、孟闯、和根茂)
文献所组织缙云山爬山活动(2021.3.28)
(左起:蒋艳、和根茂、马永萍、段卜华、李志文、刘贺、孟闯)
文献所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录音合影(2021.5.25)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断了我回校的道路,5月中下旬才得以返校。由于前期已经着手准备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7月份的时候我便完成了初稿。随后的一年里,博士生涯也在疫情反反复复和繁忙的论文修改中走到了尽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博士能够顺利毕业,最为感激恩师邓章应先生,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先生”。每每遇到疑问,我就频繁地往老师办公室里跑,请老师解惑答疑。老师为我们修改论文极为细致、严谨,我的第一篇文章也不记得修改了多少遍才得以发表。2019年5月23日,我和老师一起乘坐高铁去贵州参加“‘贵州师范大学出土文献及近代文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活动。邓老师在路上给我讲了他的求学经历,老师的这些经历对我后来的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1年5月26日下午,终于迎来了博士生涯的最后一关。学校组织了我与段卜华、和根茂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答辩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喻遂生教授担任答辩主席,邓飞教授参加了线下答辩,线上专家邀请了四川外国语大学谭代龙教授、海南师范大学黄思贤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郑贤章教授。现在还记得自己在不停地记录专家们提出问题的场景。喻老师放进论文里让我修改一些问题的小便签我至今仍保存着。
毕业答辩线下师生合影(2021.5.26)
(前排左起:朱华忠、喻遂生、邓飞、邓章应;后排左起:我、段卜华、和根茂)
离校前,我向孟蓬生、邓飞两位老师告别。老师谆谆教导、嘱咐我工作后在学术上继续努力深耕,万不可懈怠。2021年6月25日晚,在和李志文、蒋艳、马永萍等师兄师姐以及225、227、229室的同门一一作别后,最后一次去了老师办公室。邓老师对我未来的工作、生活千叮咛万嘱咐,可能知道我这一去再见面不知何时了,也可能不放心我这即将进入工作、踏入社会的笨笨大男孩,似家长般生怕嘱咐不全。6月26日早上,虽然提前和孟闯师兄说不必相送,闯哥还是早早来到我宿舍,送我到天生地铁站。文献所的三年里,我们经常像彼此的影子般出现在所里。闯哥一直送我进入车厢,我们用泪水和拥抱暂时分离。我对他说:“走了啊,你回去吧!”这也是对文献所、西南大学、北碚、重庆的告别……毕业的欣喜和离别的难过交织在一起,归途中的我迟迟回不过神来。
北碚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深深的情感与回忆。那些与朋友共同漫步的街道,那间见证我成长的229室,那文献所楼下晚饭后响起的音乐(《缅桂花开》:“月亮啊挂在凤尾竹梢,照耀着含羞的小仆哨,缅桂花儿悄悄地绽放,满院芳香绕竹楼……”),都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风景。最后,愿每一个曾经或正在或即将在这里拼搏的人,都能珍惜在所里的宝贵时光,将文献所的美好记忆细细收藏。如今我已身处他乡,但那些文献所里奋斗的时光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
刘贺,1991年4月生,河南商丘人。2021年6月,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现为宁夏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字。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西夏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专著一部,合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社科项目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