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庆忆往 | 曾小鹏:远方的诗
时间:2024年11月13日 15:55   作者:   编辑:xn_wxs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远方的诗



曾小鹏

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2003年4月的一天,我从郑州坐火车来到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参加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的研究生面试。

大学毕业打拼了十年,33岁还一事无成的我,只有发愤跨专业考研,做最后一搏。初试过线,拿到了面试机会,心潮如海浪翻滚。当我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火车站,发现自己竟然记错了发车的时间,我买的卧铺一天前已经出发了。只好又补了一张第二天的硬座赶往重庆。

按照面试通知书告知的路线,我在车站广场坐上了去北碚的公交车。车子在城里走了一段后,感觉是在往偏僻的郊区驶去。尽管老师已经预先告知这趟公交要走“较长时间”,看着窗外越来越少的建筑,我不禁还是有点担心自己是否坐错了车,或者方向反了。再次与司机核对确认之后,才放心坐下来。

汽车走过一处老厂区后,突然一个左拐,一幅高山峡谷的画卷,像舞台换幕布一样,穿过车窗扑面而来:大面积灰色、陡峭的崖壁下,嘉陵江如同一条墨绿色的裙,在微风吹拂下,安静地流淌。公路修在峡谷的半山腰上,紧贴着江水蜿蜒向前。地形逐渐开阔,远方山脚下出现一座小城,城市的背后就是缙云山,它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屏风。

二十一世纪初的北碚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县城,车站、街道、集市、百货楼都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城区临街建筑的外墙可以推测修建的年代,后来重庆市为了市容,由政府出钱统一粉刷成了灰色。我是黄昏时进到学校的,浓密挺拔的樟树林让校园显得神秘、厚重,也许面试前紧张、不确定的心情,更加剧了这种感受。


(老文献所门口(2008-2014)。本文图片均有作者提供)

来之前,我设想的研究所,尤其是研究汉语古文献,应该是在一栋幽静的小楼里,周围种了竹林或者柏树。按照通知里的路线,我在三教二楼的一个角上找到了文献所。老师特意告诉我们,在西南师范大学(下简称“西师”)校内找人打听文献所怎么走,大概率是没几个人知道的。全部考生安排在一间教室等待,这间屋子铺了木地板、墙上挂了一块老式木制的黑板,讲台上放了一把同样年纪的藤椅,学生的桌椅是一体的,厚厚的实木,刷了酱褐色的油漆,如今在民国时代的影视剧里偶尔才能看到这种样式。


(民国风的教室)

面试在旁边一间小点的屋子。我记得进去以后,屋内坐着几位导师,有喻遂生老师、毛远明老师、李海霞老师,其他的先生现在记不清了。先是自我介绍,我对自己非应届、非中文的出身还是很担心的,于是特意强调这些年南来北往,熟练掌握了湘西、长沙、河南和武汉方言,有研究语言的优势。老师们仁慈的表情也让我慢慢轻松起来,问的也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我记得李老师问的是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我后来深深体会到逻辑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因为我是专科学历,一起的还有李发、李明龙,于是,所里又加试了一套综合题,让我们三个到隔壁教室去作答,明龙笑称我们这是“专升本”的考试。那天天气还有点冷,我从北方过来,以为南方应该很暖和了,就只穿了一件白衬衣,坐在教室里冷得有点打颤。喻老师看我穿得单薄,就脱下自己的夹克给我披上。


(喻老师这件夹克穿得时间很久,我们那几届研究生对这件衣服很熟悉。这是1999年与白地大东巴和志本的合影)

那个时间正是非典的早期,全国很多学校都改成电话面试,西师因为招生工作开展较早,所以才能到学校去参加现场面试。所里当天就把面试结果告诉了我们,一共来了19人,只有一位叫韦超的同学没有录取,他第二年也考上了暨南大学。大家都觉得文献所招生非常透明、公正,我更感受到这里的老师还非常体贴学生,尤其是对我们这几个年龄较大的。事后我们慢慢知道,所里这几位先生他们当年的求学之路,也是非常坎坷的。

我与喻老师这次面试是初次见面,之前有过多次电话联系。全国联考之后,等待总分和国家线的过程是很煎熬的。成绩先出来,好像是320分,与我预估的有一二十分的差距,比照上一年340的国家最低面试线,基本算落榜了。我一遍遍仔细回忆自己的答题,突然想起古代汉语一篇标点翻译的大题,我是直接在试题卷上做的标点,没有按照要求把原文抄在答题纸上!我为自己的大意彻夜难眠,思考再三,我电话联系上喻老师,请他能帮我去研究生院查一下试卷,如果是答错地方,希望能酌情给找回点分数。喻老师的声音低沉带有一点沙哑,但是语气敦厚诚恳,他答应帮我去查一查。我后来才知道,查询试卷是一件程序非常繁琐、困难的事情。分数线快出来的前几天,网上已经放出了小道消息,文学三类地区的线是315!大降了25分。我又给喻老师打电话求证,老师说:“无风不起浪。”几天后,正式分数线公布出来了,与网上消息完全一样!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打羽毛球。如今,21年过去了,有一个细节至今仍然清晰,我站在澡堂的淋浴间,任由眼泪这么流着,把花洒的水量开到了最大。

九月入校后,研究生住在杏园。当时杏园一共有A、B、C、D、E五栋,每间宿舍住两人,带独立卫生间和阳台。这个条件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很豪华的。我在杏园C栋一楼。女生住顶上两层,下面三层住男生。旁边A、B两栋是住的博士,那时博士生不多,所以也有部分硕士住在里面。研究生扩招之后,这两栋就只住博士。在E栋旁边加盖了一栋F,再后来又建了一栋博士后公寓,小两室一厅,带厨电和全套家具,我每次经过那里,都要羡慕地往里瞅一瞅。很幸运,硕士毕业后,我挨个把A栋、博士后公寓都住了一个遍。


(2005年的三运还是一片工地)

入学之后,喻老师马上就给我们四个同学确定了选题。《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经过多年整理,2002年刚刚刊布出来,B8全开纸,精装六大册,总价5000元。这套书喻老师第一时间就给所里购回来。文献所在买书这件事情上从来就不吝啬,文献所资料室丰富的藏书是师生学习研究的重要保障。每次回到所里,我都会到资料室转一转,看看又有哪些新的书出来了。

那套《花东》,喻老师借了放在家里看了一段时间,我们入校后,就准备带回所里给我们用。因为我是唯一的男生,约定我第二天早上九点整在学校大门口接他。我平素比较懒散,那天晚到了几分钟,等我走到行政楼前,发现喻老师肩上扛着一个装了六大本《花东》的纸箱,头顶火辣的太阳,正从楼前的台阶往上走。我赶快上去接过来,真的很沉!当时老师也已55岁,跟我现在年龄差不多。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是国内最早对花东甲骨作全面的语言文字研究的。喻老师给我们的分工是这样的,李静做字形,邓统湘做句型,孟琳做词汇,我做词类。前期大家一起扫描、剪切字形,准备做一个甲骨文的字形数据库。因为大家都不熟悉计算机软件技术,正好所里的廖强博士是这方面的高手,于是他专门给我们上了几堂课,讲解如何使用Access数据库来做字库,喻老师也跟着一起听完。


(喻老师带着我们读花东甲骨。学生从左到右:曾小鹏、孟琳、邓统湘、李静)

我参加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是2003年底在永川举办的重庆市语言学会的年会(第几届记不清了)。文献所师生浩浩荡荡几十人都去了,所里希望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学术的氛围。会上我宣读了一篇甲骨文字形考释的文章,同组的一位重师的教师提出了批评。我正在焦头烂额之时,喻老师发言了,他是这样开头的:“曾小鹏是我带的学生,读研以前不是学中文的,入校时间也不长。”然后客观地指出文章的优缺点。那位重师的老师很快就面带微笑,频频点头,我悬着的心才一点点放下来。喻老师就像父亲一样,护犊子但绝不护短。

因为准备考博,研究生三年的寒假我都是在宿舍看书复习,过年也没回家。喻老师知道后,每年都把我叫去他家里吃年夜饭。06年大年三十,所里没回家的还有武晓丽、刘芳池、沈祖春。我们到老师家时,桌上已经摆好菜,其中有师母最拿手的“夹沙肉”。文献所后来有个传统,就是过年把在校的同学安排一起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在老师家吃年夜饭。刘芳池、武晓丽、师母、喻老师、沈祖春)

文献所四位导师对所里在校的五六十个学生都能叫出名字,可以想见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有时从外面玩耍回来,经过毛远明老师的宿舍,临街那间书房的灯总是亮着,大家心里都自觉有些惭愧。记得在永川开会那次,会后组织去野生动物园,我在百鸟园遇到毛老师,他对我说:“你看,这些鸟多好,既那么美,又能在天空快乐地飞。”李海霞老师也是跟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就经常去桃花山她略显简陋的家里聊天。张显成老师是晓丽的导师,张门师生经常爬缙云山、吃农家乐,我这个家属没少跟着去玩。05年暑假重庆气温创新高,40度的高温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缙云山上的竹子都死了一大片,我也严重腹泻躺在宿舍。张老师知道后,和师母一起来到宿舍看望我。黄立凌老师当时是我们的班主任,性格耿直。04年的下半年的一天,她安排几个同学打扫所里的卫生,黄老师看大家辛苦,就代表所里领着我们上街吃火锅,记得有些没参加劳动的同学也跟着去了,吃饭的气氛相当好,大家年轻饭量大,这一顿下来肯定超标了。第二天黄老师拿着发票去找喻老师签字报销,听说喻老师签字的时候说:“以后不敢再让学生劳动了,直接请人来打扫都没得这么贵。”


(李海霞老师教我们永葆童心)

(张显成老师率先成为导师中的“有车一族”)

(爬缙云山)

(在苏文英老师家楼顶花园。邓飞、苏文英、武晓丽、黄立凌)

2006年6月3日,是我们毕业答辩的日子。请来的答辩主席是川大的伍宗文教授。那时我们已经搬到了一教,所里其他年级的学生都来到现场。三位答辩老师坐在侧前方,场面有点像法庭辩论。几位老师都认真读过我们的论文,对其中的问题批评也是不留情面,我记得伍教授说某个同学时,措辞很严厉,大家心里都有点紧张,但是,最后都通过了答辩。所里安排大家去桂园吃饭,这顿饭我一辈子没忘。


(答辩现场。答辩人:沈祖春。答辩老师:李海霞、伍宗文、喻遂生)

(台下观众。前排右三是张显成教授)

(感谢答辩老师)



作者简介:

曾小鹏,1970年生,湖南湘潭人。分别于2006年6月和2011年6月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民族语文》《汉语史研究集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国文字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出版专著两部,参编三部;获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一次;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规划、省社科重点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