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文獻所見非馴養類動物及相關問題研究
博士研究生:歐 佳 指導教師:王化平教授 學科專業:中國古典文獻學 研究方向:簡帛文獻研究✦
摘要
自上世纪初以来,全国各地陸續出土的多批簡帛文献極大推進了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其中有關野生動物舆神话動物的記錄同样不在少数,亦颇爲值得關注。對見載於簡帛中的非馴養類動物加以研究闡釋,不僅有利於增進古代動物學、博物學的相關認識,也能推進有關歷史文化與民俗信仰的研究。是以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就相關問題再加探討。
正文共分上下兩編,涉及非馴養類動物名物考證、文學文化內涵、動物利用與生態等方面的內容。
上編依文獻類型分為三章,第一章是對文書檔案類簡牘文獻所見非馴養類動物的名物新證,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再對十二種動物加以新考。第二章主要討論詩賦類文獻中的動物意象,一是選取上博簡佚詩《交交鳴》起興之鳥為研究對象,從多個角度加以新考,認爲“”或應是“鸒”;二是對北大簡《反淫》中所見禽鳥再加疏證,並簡要論及“弋射”禽鳥與禽鳥書寫的有關問題;三是討論海昏侯墓出土衣鏡《衣鏡賦》及所繪神獸,進一步揭示古人藉由這類題材所反映出的“辟邪”需求。第三章是有關神話巫術類簡帛文獻所見靈異、祥瑞動物的研究,具體討論的兩個問題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古人原始的思想信仰,其中胡家草場“辟兵”方的發現豐富了“蟾蜍避兵”的內容,可據此就古人賦予蟾蜍的陰陽屬性及避兵原理作出新證,並討論這類術法的流變及其中蘊含的陰陽刑德思想;而通過文獻、圖像的對比研究,可證馬王堆漢墓T形帛畫中的“怪鳥”應是引魂之鳳,帛畫以鳳鳥引魂正是楚漢亡靈觀念的反映。
下編兩章分別討論簡帛文獻中的野生動物利用及生態等內容。第一章主要就簡帛文書檔案所見野生動物的利用及有關問題加以探討,首先梳理了入藥、入饌的野生動物及野生動物捕獻的相關研究,並做了一定的補充論證,再通過三個典型例證對相關內容加以深入討論。首先是分析了里耶秦簡牘中的“捕羽”“求羽”之關係,同時提出大量的鳥羽捕獻應有軍事、儀仗等方面的用途需求;接下來從里耶“取鮫魚”木牘出發,對有關研究加以補正,認為這應當反映出秦漢時期珍異之物取獻的有關制度;最後綜合各類簡牘材料,對秦漢苑囿中的野生動物捕獻與管理等問題加以述論,涉及苑囿管理制度、珍異鳥獸捕獻及鳥獸縱養等內容。第二章對西北地區及湖湘地區出土的簡帛文書檔案再行充分利用,梳理其中所見的各類野生動物,並從動物歷史地理及生態環境角度,對簡帛所見古代動物分布及生態問題加以研究。
文章最後對正文各部分內容做出總結,回顧文中重點討論的問題及新見,指出其中的不足與未來研究的展望,再次闡明研究簡帛所見非馴養類動物的學術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簡帛文獻;野生動物;神話動物;動物利用;分布於生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