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 > 正文
文獻所2022年碩士論文推介——甲骨文方向
时间:2022年07月07日 09:49   作者: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殷墟甲骨卜辭“叀”“唯”研究

碩士研究生:楊潤龍

指導教師:鄧飛教授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古文字與古文獻

摘要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系統,其中虛詞“叀”“唯”的出現頻率頗高。學界关於“叀”“唯” 的研究成果也已非常豐碩,但大多僅是從形義、組合、功能等單一角度進行闡述,缺乏一定的系統性。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將包含“叀”“唯”的卜辭全部納入研究範圍,分别從詞、短語、句子的角度對“叀”“唯”的使用全貌進行描寫、分析與比較。

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章是緒論。該章敘述了論文選題的緣由和意義,並從形義闡釋、詞性判定、組合搭配與功能三個方面綜述了前修時賢對甲骨卜辭“叀”“唯”的研究成果,最後說明本文的研究對象、材料與方法。

第二章研究“叀”“唯”與詞的組合。論文將與“叀”“唯”組合的詞,按照詞性進行分類描寫,由此總結出“叀”“唯”與詞搭配時的特點和規律。

第三章研究“叀”“唯”與短語的組合。論文將與“叀”“唯”組合的短語按照結構層次、結構類型進行分類描寫,總結出“叀”“唯”與短語搭配的特點和規律。

第四章是對含“叀”“唯”的句子進行描寫與分析。論文將包含“叀”“唯”的單句分為主謂句、非主謂句等。論文分别描寫每一種句類下可出現的各種句型,統計“叀”“唯”修飾的句法成分,由此總結出含“叀”“唯”單句在句型上的規律,以及“叀”“唯”在修飾句法成分時的選擇傾向。

目録

图片

殷墟賓組卜辭同文例整理與研究

碩士研究生:安怡靜

指導教師:李發教授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古文字與古漢語

摘要

殷墟甲骨賓組卜辭的數量龐大,其中因“一事多卜”而形成的同文例亦數量可觀,本文嘗試對現在可見的賓組同文例進行窮盡性蒐集并按照事類分組,主要材料來自於蔡哲茂《甲骨綴合集》一书附錄所見《〈甲骨文合集〉同文例號碼表》以及本研究新補66組的新補同文例。本文對殷墟甲骨賓組所見同文例進行整理與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緒論”。主要確定本文“同文例”的定義與研究範圍,并介紹同文例的研究概况、諸家學者的概念區别、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與第三章。因同文例數量較多,從不同事例的角度分節分類:軍事九十餘組,祭祀六十餘組,出行二十餘組,農事約十八組,王令事約十七組,氣象天文約十六組,吉凶災咎約十四組,生死疾夢約十一組,奴隸約十一組,田獵約八組,城建約二組,還有貢納、來告以及一些因爲太殘而暫時無法分辨者共四十組左右。軍事、祭祀二類,悉心研究、撰文著書者眾多,若鋪陳細究,難免有拾人牙慧之嫌,故只選取除軍事與祭祀外的後九類事例,特分爲上下兩章進行描寫分析:首先列出與事類相對應的同文例,其次註明用龜用骨情况,最後分析探討同文例内容,并記録涉及的時間與地點。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作相關專題研究,通過賓組的大量同文例數據統計,分析賓組同文例的特點,并充分利用同文例的參照補全指導甲骨文例研究的實踐,爲相關結論提供證據補充等。

目録

图片殷墟無名組占辭的整理與研究碩士研究生:李金晏

指導教師:李發教授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古文字與古漢語

摘要

殷人占卜,主要目的是預判事件的吉凶。卜辭中的“某占曰:吉”“王占曰:吉/大吉/引吉”以及“吉/大吉/引吉”等型式,即是表示吉凶的術語,學者稱其属“占辭”。在三種型式中,“吉/大吉/引吉”通常被稱為“省略的占辭”,它們即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對象。前人對無名組占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字形分析、分組分類和性質研究等方面,而對占辭刻寫規律的研究較少。事實上,無名組占辭在排列分佈上具有很强的規律性。深入把握其分佈特點,既有助於無名組甲骨的文例和綴合研究,也有助於無名組材料的整理和復原。鑒於此,本文選擇以“殷墟無名組占辭的整理與研究”為題,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四個部分:第一章“緒論”部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對象和選題緣由,從三個方面綜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並說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將無名組占辭的文例型式分為基本型式和組合型式兩大類。首先,結合卜辭所處區域和“字符定位法”,總結出A、B、C三類共17式。其次,根據占辭的組合分佈情況,總結出甲、乙、丙、丁四種占辭組合型式。最後,揭示出無名組占辭具有等距分佈的特點。第三章,利用無名組占辭的刻寫規律進行具體的甲骨整理實踐。首先,為判斷肩胛骨臼角左右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並指出無名組首刻卜辭存在“斜向原邊刻寫”和“刻寫字符漸大”現象;其次,對涉及占辭的釋文進行校訂,整理出21則;第三,利用占辭刻寫規律,指出誤綴5組;最後,在無名組占辭刻寫規律的指導下,新得綴合11組。第四章,對無名組占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首先,討論了無名組占辭的歸屬,總結出占辭的五種歸屬條例。其次,通過對占辭分佈特點和共版情況的考查,討論了“吉”“大吉”“引吉”的關係,指出“大吉”和“引吉”通常不共版出現,並指出“占辭的吉凶”與“命辭內容的吉凶”並不完全一致。通過對占辭所屬卜兆形態的分析,指出“兆枝與兆干的夾角度數並不是區分吉、大吉、引吉的關鍵性因素”。

目録

图片殷墟王卜辭大小字符刻辭共版現象研究

碩士研究生:盧慧琳

指導教師:李發教授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古文字與古漢語

摘要

甲骨刻辭佈局規律研究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以往學界往往專注於刻辭文例行款,卻對同一版面上刻辭字符大小分佈、不同字號的内容區别關注甚少。大小字符共版在殷墟卜辭中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殷墟王卜辭中就有超過五百版的相關甲骨材料,且這些材料呈現了一定的規律,不僅體現各時期的刻寫審美意趣,還為我們對“歷類時代提前說”“兩系說”研究提供部分證據。因此針對這種大小字符共版現象的研究是相當必要的。本文将以殷墟王卜辭為研究對象,統計、整理各組類大小字符刻辭共版的材料,分析總結各組類相關材料的特點,包括大小字符刻辭刻寫順序、分佈趨向和數量演變趨勢。論文的主體部分有五章。第一章是緒論,綜述前人針對甲骨刻辭版面風格特色的研究成果,並說明本文的研究對象、選取標準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分别針對“同版異辭字符大小差異”和“同辭字符大小差異”的材料統計、整理及分析。第四章是針對以上兩類材料的成因分析,通過討論發現,成因包括但不限於刻寫位置受限、内容區分等。第五章是通過舉例說明探究大小字符刻辭共版現象的意義,我們發現,認識這種共版現象的分佈規律及發展演變,有助於我們定位碎骨殘甲、判斷刻辭之間的先後、領屬關係等。

目録

图片图片殷墟卜辭所見用牲法研究碩士研究生:鄒亞

指導教師:李發教授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古文字與古漢語

摘要

殷墟卜辭中有關祭祀用牲的内容十分豐富。一場祭祀活動可能會有多個祭祀環節,其中最常出現的就是祭祀用牲環節。祭祀時所用的犧牲會采用多種處置方式,而這些處置犧牲的方式就是用牲法。本文以卜辭中所見的用牲法為研究對象,明確了卜辭中用牲法的數量,從用牲法處置的犧牲、關涉的祭祀對象、組合搭配情況以及組類分佈等方面對每個用牲法進行研究,力圖探明不同用牲法的使用特點。本文一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爬梳了前輩學者關於用牲法的研究,明確了用牲法的判斷標準,確定了殷墟卜辭中有歲、燎、卯、乇、殺、宜、伐、焚、沉、衁、剛、煮、坎、

图片箙、發、

图片朿、

图片

图片20個用牲法。並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宰割類用牲法”。本章主要討論殷墟卜辭所見的宰殺類用牲法。宰殺類用牲法包含殺死肢解、對剖等對牲體的加工處置。本章逐一討論宰殺類13種用牲法,其中10個使用較多的用牲法歲、殺、伐、卯、乇、剛、箙、

图片

图片

图片以及3個使用較少的用牲法,發、

图片朿。第三章為“焚燒類用牲法”。本章研究的焚燒類用牲法有“燎”“焚”。“燎”和“焚”雖在語義上相同,但在使用上卻存在差異,“燎”的使用範圍比“焚”更廣泛,“焚”專用於焚燒人牲。第四章為“沉埋類用牲法”。本章研究的沉埋類用牲法有“沉”“坎”。“沉”即是將犧牲沉入水中,“坎”即掘地埋牲。第五章為“陳列類用牲法”。本章討論的陳列類用牲法只有“宜”。“宜”即將犧牲陳列於俎案之上。第六章為“其他類用牲法”。本章討論的用牲法只有兩種,“衁”和“煮”。“衁”處置犧牲的方式為取血,“煮”即烹煮。最后為“結語”。主要從五個方面總結各類用牲法的特點,並歸納了各類用牲法的共性及個性。在統計各用牲法出現頻次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卜辭中常見的用牲法與不常見的用牲法。

目録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