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 > 正文
文献所2020年硕士毕业论文推介——简帛方向
时间:2020年07月24日 21:57   作者: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上博竹書釋讀》

論文作者:何義軍

指導教師:張顯成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簡帛語言文字研究

摘要:2001 年至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以下簡稱“上博竹書”)共發佈了九函。這九函竹書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因而引起了學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目前,關於上博竹書的研究成果已十分豐碩,頗爲喜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上博竹書中仍有不少字詞及語句亟需進一步清理和研究。另一方面,簡帛古書字詞訓釋的理論仍在探索和完善中,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將上博竹書字詞的釋讀實踐與現有的簡帛古書訓釋理論結合起來,對深化二者的研究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古文字考釋的應有之義。

本文以上博竹書字詞的釋讀和補正爲中心,共分爲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據‘因形求義法’補正”。在闡述相關理論的同時,結合我們的釋讀實例進行討論。本章共考釋和補正字詞 4 例。

第二部分是“據‘因聲求義法’補正”。具體分爲“據整字的讀音求義”和“據聲符求義”兩部分。本章共釋讀和補正字詞 17 例。

第三部分是“據‘語境求義法補正”。本章利用上下文語境,探討了一些字詞及句的理解問題。本章共考釋和補正字詞 8 例。

第四部分是“據‘綜合考證法’補正”。這一部分將前三章所論的三種釋讀方法綜合運用到上博竹書釋讀的實踐中。本章共考釋和補正字詞 4 例。

最後一部分是“結語”,對本文的主要成果作了總結和補充,並對戰國古書釋讀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上博竹書;字詞;釋讀;補正

《清华简<摄命>集释》

论文作者:高佳敏

指导教师:王化平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典籍研究

摘要:2018 年 11 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正式刊佈,共收録八篇戰國佚籍。其中,《攝命》一篇記録了時王對“攝”的訓誡,與《尚書》、冊命金文皆有一定關係,內容涉及西周史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文即以《攝命》爲研究對象,旨在儘量完整地收集各家意見,梳理出較爲可靠的文本,以便學界作進一步的研究。論文正文分爲四章,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對《攝命》的情況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第二、三章,論文按照“釋文”“集釋”“今按”的順序逐句對《攝命》進行集釋,綜合考量諸家意見并有所取捨,調整簡文詞句解釋、句讀、分章等。本文所下按語更注意聯繫西周金文、《尚書》等文獻綜合考量。

關鍵詞:清華簡;《攝命》;集釋

《清华简 “ 书 ” 类文献与相应传世文献对读》

论文作者:王佳慧

指导教师:王化平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典籍研究

摘要:《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冊中的《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皇門》《祭公之顧命》,以及第五冊中的《命訓》,分別可與傳世文獻《尚書》《逸周書》中的相關篇目對讀。本論文通過對讀發現異文,然後分類考辨,希望通過這種研究為重新審視《尚書》《逸周書》中部分篇目的成書和流傳提供可資利用的材料。

論文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討論了論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現狀。第二部分是將清華簡《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與《尚書•金縢》對讀,分析異文,討論兩個本子間的關係。通過對讀後發現,清華簡本與傳世本《金縢》存在許多不同的句式,甚至缺少傳世本中的一些内容。根據這些差異,論文支持兩者係出自不同流傳體系的意見。第三部分是將清華簡《皇門》《祭公》《命訓》三篇與《逸周書》的相關篇目對讀,分析異文,並討論三篇與相對應之文獻的關係。通過對讀可以發現,傳世本的三篇存在許多脫誤、妄改,前人的一些校勘意見很值得重視。《祭公》的情況與《皇門》《命訓》相比,情況略有不同。兩種《祭公》雖然也有很多異文,但因句式不同而生的異文在全部異文中佔有較高的比例。這些異文大多數是傳世本的訛誤造成,少部分原因難明。因此,論文推測傳世本《祭公》雖與簡本有密切關係,但在其流傳過程中,可能借鑑過其它本子的材料做過整理。在對讀《逸周書》三篇時,論文特別注意了西晉孔晁的注文,並藉此分析孔晁所見《逸周書》的文本樣貌。第四部分為文章的結語,對論文所述各章內容進行了總結,并對論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歸納。

關鍵詞:清華簡;“書”類文獻;《尚書》;《逸周書》;古書成書

《清華簡所見墨家思想研究》

論文作者:邵琪

指導教師:王化平

學科專業:中國古典文獻學

研究方向:出土文獻與典籍研究

摘要:在傳世文獻中,墨家思想主要見於《墨子》一書。由於秦漢以後墨學式微,影響很小,遂使學界對此典籍重視不足,造成篇章流失、文字錯訛脱落。自汪中整理《墨子》後,經畢沅、孫詒讓、吴毓江等學者的努力,校正了書中的許多錯誤,使其文字終於條暢可讀。不過,前人的文獻整理雖然奠定了墨家思想研究的基礎,但此領域的整體情形仍然難與曾經的“顯學”身份相比。自清華簡材料漸次公佈以來,學界注意到多種文獻中包含有墨家思想,爲墨家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本文擬從文本分析、字詞訓釋及思想特徵等角度對清華簡中與墨家思想相關的文獻進行整理與分析,以期探究清華簡中的墨家思想因素,推進對清華簡文獻的研究和墨家思想的認識。論文主要分爲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爲“緒論”。首先,敘述了選題緣由及意義。其次,梳理國内外《墨子》思想研究的現狀,並對此進行總結。最後,簡單概括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爲論文的展開作鋪墊。

第二部分從文獻學、思想史的角度簡要分析《墨子》及墨家思想。首先,對《墨子》一書進行概述,包括其基本結構、流傳的重要版本等。其次,簡述墨家“十論”思想,並以此爲基礎深入討論墨家思想的特徵,揭示墨家思想體系的内在關係。最後,討論戰國晚期墨家思想的分化現象。

第三和第四部分則從思想特徵角度對清華簡中六篇簡文所見墨家思想進行挖掘,包括簡文與《墨子》原典在文本内容、表達形式、詞彙運用及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契合度。同時,在此基礎上對簡文所見墨家思想的獨特性進行分析與研究,藉此考察戰國時期墨家思想在楚地的流變與影響。

最後一部分爲文章的結語。結語部分將對論文研究内容作出梳理,並進行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清華簡 《墨子》 墨家思想

《<嶽麓書院藏秦簡(伍)> 集釋及相關專題研究》

論文作者:李 蓉

指導教師:張顯成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摘要:2017 年 12 月,《嶽麓書院藏秦簡(伍)》出版,公佈了大量珍貴的秦令文獻,為研究秦代法制提供了寶貴的新材料。《嶽麓(伍)》是繼《嶽麓(肆)》之後的又一卷有關秦代律令文獻的彙集,共收錄簡牘 337 枚,內容以秦令為主,間有秦律,整理者據簡牘形制和簡文內容將其分為三組。本論文即以這三組簡為研究對象,主體部分圍繞集釋和相關專題研究兩部分展開。

緒論部分分為四節,分別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對象、研究綜述、研究意義與研究方法、凡例。正文主要包括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嶽麓(伍)》集釋,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整理者分組將簡文分為三章分別進行集釋,盡可能全面搜集學界相關研究成果,方便研究者全面了解《嶽麓(伍)》的研究現狀,以便開展進一步研究。同時綜合運用文字學、語言學、簡牘學、文獻學的知識與研究方法,在諸家觀點基礎之上,對字、詞、句進行客觀分析, 對部分意見進行補充或提出新解,以按語形式呈現。

第二部分是相關專題研究,包括第四章“《嶽麓(伍)》字用研究”和第五章“《嶽麓(伍)》‘賄賂’令文整理與研究”。第四章“字用研究”對《嶽麓(伍)》中的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訛誤字等進行整理分析,展現《嶽麓(伍)》的特殊用字情況。第五章“‘賄賂’令文研究”在梳理與受賄相關的 22 支竹簡簡文的基礎上,以賄賂行為主體身份為切入點,圍繞受賄種類、受賄方式、判決因素逐層分析,基本釐清了秦令對受賄罪處罰原則及特點等問題。

關鍵詞: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秦令;集釋;特殊字用;受賄

《<里耶秦簡(壹)>釋文校補》

論文作者:唐 強

指導教師:張顯成

學科專業:中國古典文獻學

摘要:2002 年 4-11 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戰國—秦漢古城遺址出土了大批秦簡,總數達到 38000 餘枚,爲復原秦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2012 年 1月,《里耶秦簡(壹)》和《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出版, 公佈了古城 1 號井第五層、第六層和第八層的 2627 枚簡牘的圖版、釋文以及大量的釋文校釋成果。此後, 相關專業期刊、網站、專著等陸續發表了一些《里耶秦簡(壹)》的字詞校釋意見,進一步完善了《里耶秦簡(壹)》的釋文。我們在學界校釋成果的基礎上,對《里耶秦簡(壹)》的圖版、釋文進行盡可能全面的清理和排查,提出了一些新的校釋意見。本論文《〈里耶秦簡(壹)〉釋文校補》 主要分爲以下幾部分:

第一章是緒論。共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已公佈的里耶秦簡的圖版著錄情況和《里耶秦簡(壹)》字詞校釋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紹本文的選題緣由;第三部分介紹本文的研究內容;第四部分介紹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釋文校訂。主要是訂正學界誤釋以及與學界已釋商榷, 共 48 則。其中,“將甲字改釋爲乙字” 24 則,“訂《校釋一》誤改《里耶壹》” 6 則,“將已釋字改爲□闕疑” 15 則,“刪誤衍釋文” 3 則。

第三章是釋文補苴。主要是補苴學界未釋和漏釋,共 32 則。其中,“補苴學界未釋” 29 則,“補脫漏釋文” 3 則。

第四章是綜合性校釋。主要是除第二章、第三章之外的其他校釋意見, 共 45則, 分四類:第一類是“圖版訂誤”,共 8 則;第二類是“符號訂誤”, 包括刪、補、改“□”“·”“〓”“〼”“ノ”等符號,共 34 條;第三類是“其它錯誤校訂”,共 3 條。

結語部分歸納概括了《里耶壹》釋文錯誤的類型和致誤原因,並就釋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里耶秦簡;釋文;字詞;校補

《<肩水金關漢簡>虛詞研究》

論文作者:晏 麗

指導教師:張顯成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摘要:肩水金關漢簡出土於肩水金關漢代烽燧遺址, 內容十分豐富, 多為邊塞屯戍檔案,保存了西漢武帝天漢元年至東漢和帝元興元年重要的文獻資料, 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有關金關漢簡的研究, 目前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 但利用這批材料進行語言學方面的研究還十分薄弱。金關漢簡數量龐大, 斷代明確, 內容多屬於屯戍文書,具有口語性強的特點, 是進行語言研究的寶貴材料。語法研究是語言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虛詞是漢語語法的重要表達手段之一, 在語法結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意義不言而喻。本文以《肩水金關漢簡》 的虛詞為研究對象, 對金關漢簡虛詞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析,並開展了相關對比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介紹了所用研究材料、研究現狀、 論文的選題意義及研究方法、 虛詞的定義、 肩水金關漢簡虛詞的概貌。金關漢簡的虛詞分為四類:介詞、連詞、語氣詞和助詞,凡 53 個、 2757 例。

第二部分為介詞研究。金關漢簡的介詞共 18 個:“以”“到”“至”“在”“盡”“訖”“及”“比”“自”“從”“于”“於”“用”“因”“為”“與”“如”“坐”, 均承襲先秦漢語而來,可以用來引進時間、處所、工具憑藉、對象、原因目的等。金關漢簡中的介詞存在“兼職”的情況,即介詞的語法功能具有交叉性,多個介詞兼屬兩個及以上的小類。金關漢簡中的各個介詞使用數量和頻率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以”“如”的使用頻率最高,“訖”的使用頻率最低。

第三部分為連詞研究。金關漢簡的連詞大多承襲先秦漢語而來, 與先秦漢語相比, 其用法有繼承也有發展,共 18 個:“與”“及”“并”“且”“而”“若”“即”“雖”“尚”“即令”“或”“因”“以”“故”“以故/以此/是以”“有/又”“乃”“則”。金關漢簡的連詞存在“一詞多功能”現象,如“而”可作順承連詞、轉折連詞和並列連詞。“以”可作順承連詞、因果連詞和目的連詞。

第四部分為語氣詞和助詞研究。金關漢簡中的語氣詞有 9 個:“也”“矣”“已”“耳”“而已”“焉”“乎/呼”“哉”“耶”。其中表達陳述語氣的有:也、矣、已、耳、而已、焉。表疑問語氣的有:乎、耶、哉。表感歎語氣的有:乎、哉。金關漢簡語氣詞可用在不同的句類,但其表達的語氣比較單一, 始終保持其基本語氣,其他語氣由句中的其他詞或符號傳達。金關漢簡中的助詞有三類:結構助詞“所”“者”“之”,表數助詞“所”“第”“以來”“餘”,列舉助詞“等”“云云”。

第五部分為比較研究。在全面描寫金關漢簡虛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界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 結合其他出土材料, 進行共時和歷時兩方面的比較,從而揭示金關漢簡在漢語發展史上的地位。金關漢簡的虛詞基本承襲先秦虛詞而來, 新產生的虛詞祗有原因介詞“坐”, 並列連詞“并”,假設連詞“即令”, 表數助詞“第”,表列舉的助詞“云云”。金關漢簡與居延漢簡都屬於屯戍文書,大多數虛詞的用法、功能等都相同,但因具體內容的不同, 虛詞的數量、 用法又表現出差異性。

第六部分為附録。包括金關漢簡虛詞索引表和金關漢簡綴合成果論著目録。

關鍵詞:《肩水金關漢簡》;語法;虛詞;對比

《<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簡[捌]>姓名研究》

論文作者:賈凱麗

指導教師:陳榮傑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摘要:1996 年,在湖南長沙出土的“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以下簡稱“吴簡”)”,共計十餘萬枚,數量巨大,形製多樣,內容豐富,涉及交通、稱謂、人名等多個方面。吴簡的出現, 極大填補了三國時期出土文獻的缺失,爲研究該時期的社會歷史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吴簡戶籍簡較多,戶籍簡中包含大量下層吏民的姓名,爲我們研究三國時期的姓名特徵提供了絕好的材料。本文以《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簡[捌]》(以下簡稱《竹簡[捌]》)中的姓名爲研究材料,結合訓詁學、詞彙學、姓名學、民俗學等相關知識,應用審形辨字法、二重證據法、統計分析法及總結歸納法等方法,對《竹簡[捌]》中出現的姓名進行全面、 系統的研究。

全文正文分四章:

第一章爲緒論。本章分爲三部分,分別爲研究材料概述,簡要介紹吴簡材料;選題緣由和研究現狀,闡述選題的緣由,並梳理吴簡姓名研究現狀以及兩漢至魏晉姓名研究現狀;最後是研究思路、方法、意義及凡例。

第二章爲《竹簡[捌]》 姓氏研究。本章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姓氏概貌,第二部分整理出《竹簡[捌]》 中特有的姓氏,第三部分分析姓氏特徵。先整體介紹《竹簡[捌]》 姓氏情況,梳理其中涉及的所有姓氏,然後結合《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中國姓氏大辭典》三部字典辭書, 歸納《竹簡[捌]》 姓氏的特徵。

第三章爲《竹簡[捌]》人名研究。本章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人名概貌,第二、三部分分別進行人名的語義分析,從人名與人類、日常生活、自然地理、政治、經濟、軍事、其他七個方面逐一解釋。首先概括每類人名所包含的內容,然後舉例列出出現頻率較高的人名並給以具體解釋,出現較少的,附在同類人名最後,不再作詳細討論,最後總結人名的相關特徵。

第四章爲《竹簡[捌]》 姓名總特徵及研究價值。本章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歸

納《竹簡[捌]》 姓名的總特徵,從姓名的構成以及與文字、聲韻、語義的關係總結姓名特點。第二部分分析姓名的研究價值,分別從三個方面談論姓名的應用、文化和詞彙價值。

本文從姓氏和人名兩方面分析了《竹簡[捌]》 的姓名用例,并結合時代背景,揭示了底層人民命名所体现的時代化、生活化、簡單化,以及不過分追求儒雅高尚,更多關注姓名的實用性等特點。通過專門比較、總結男性名與女性名之間的區別與聯繫,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命名傾向性较強。本文爲推動吴簡姓名的研究進程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對補充三國孫吴時期的歷史文化材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竹簡[捌]》;姓氏;人名;研究

《<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 竹簡[柒]> 職官稱謂語研究》

論文作者:徐 雪

指導教師:陳榮傑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摘要: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而詞彙最能反映社會的發展, 對職官稱謂語進行研究,是解讀當時職官制度的重要途徑之一。“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 (簡稱“吴簡” )指 1996 年對長沙市五一廣場走馬樓街二十二號井窰進行發掘所得之簡牘, 主要是孫吴地方行政文書和簿籍。要藉助這批材料研究孫吴地方職官制度, 弄清吴簡繁雜的職官稱謂語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由於《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 竹簡[柒]》(簡稱《竹簡》 [柒]) 行政往來文書較多, 所涉職官稱謂語十分豐富, 故以該卷所見職官稱謂語為研究對象, 以其他幾卷為參考材料, 結合傳統訓詁學、 現代語言學、 古文書學和歷史學等知識, 探討這些職官稱謂語的具體內涵, 着重對學界未加考釋及具有爭議的詞語進行探討。

全文正文分為三章, 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主要闡述了文章選題緣由及研究現狀、 思路、 方法和凡例, 附帶對研究材料和意義做了介紹。

第二章《竹簡》 [柒]職官稱謂語匯釋。此為首次對《竹簡》 [柒]職官稱謂語進行全面清理和深入研究, 共討論了 81 個詞語。並據職官職事內容將其分為倉庫職官稱謂語、 農事職官稱謂語、 市集職官稱謂語、 軍事職官稱謂語、 文書職官稱謂語及其他職官稱謂語六大類。以吴簡材料為核心, 參考其他文獻, 逐一對各類稱謂語加以分析, 旨在考證他們在孫吴時期的含義, 通常從職官的設置情況、 職掌內容、 地位高低及其設置時間等角度對詞語進行定義。

第三章《竹簡》 [柒]職官稱謂語特點及對職官辭書編纂價值。通過對《竹簡》[柒]職官稱謂語的沿承、 新造及使用情況等進行分析, 指出這些詞語多承襲於兩漢,大部分獨見於吴簡, 一官多稱現象非常顯著, 並對這三種現象的成因做了探討。又以近出職官辭書《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修訂版)》 為參照, 發現《竹簡》 [柒]職官稱謂語大部分未被其收録, 而被收錄者亦有不少需進一步補正, 故從增補詞條和訂補詞義兩個方面對該辭書進行增訂。是以我們的工作除可為進一步研究孫吴地方職官制度提供一定條件, 亦對完善和豐富職官辭書詞條、 詞義等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正文之後為附録, 具體為:《竹簡》 [柒]職官稱謂語索引、 《竹簡》 [柒]存疑及待考職官稱謂語、 釋文校勘。

關鍵詞:《竹簡》 [柒];職官稱謂語;匯釋

《<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簡[柒]>形聲字整理與研究》

論文作者:曾藺莎

指導教師:陳榮傑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摘要:本文以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編著, 2013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 竹簡[柒]》(以下簡稱“《吴簡[柒]》 ”) 中的形聲字爲主要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專門研究。本文由正文和附録兩大部分組成。

正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了吴簡的出土情況及主要內容, 其次介紹了目前學界對形聲字以及吴簡文字的相關研究成果, 再次介紹了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研究意义, 最後對文章中採用的形聲判斷標準以及運用的“形”“聲” 相關術語進行了說明。

第二章《吴簡[柒]》 形聲字概況。本章以《吴簡[柒]》單字中提取出的 585個形聲字作爲研究對象,並以表格的形式將其整理歸納爲普通形聲字、特殊形聲字兩大類。最後整理出《吴簡[柒]》 的變異形聲字,並對其變異的原因進行分析。

第三章《吴簡[柒]》形聲字形符研究。本章對《吴簡[柒]》形聲字形符的數量、 構字頻度以及位置關係進行統計研究, 並用表格的方式呈現結果。最後對形符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及形符形體異形的途徑進行了分析與描寫。

第四章《吴簡[柒]》形聲字聲符研究。本章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對《吴簡[柒]》形聲字聲符的數量、 構字頻度以及位置關係進行統計研究, 並與形符的相關統計結果進行比較, 揭示《吴簡[柒]》 形聲字構形時的選擇傾向。最後對聲符的衍生關係和形體異形的途徑進行了分析與描寫。

第五章《吴簡[柒]》形聲字的部件分類和組合結構。本章對《吴簡[柒]》形聲字進行了部件拆分, 並對拆分所得的直接部件和基礎部件進行統計與描寫。最後對《吴簡[柒]》 形聲字的組合方式進行了測查分析, 揭示《吴簡[柒]》 形聲字的組合形式的緊密性。

正文末附三個附録,分別是:附録一《吴簡[柒]》形聲字總表, 附録二《吴簡[柒]》形聲字直接部件和基礎部件表, 附録三《吴簡[柒]》校勘記。

論文首次對《吴簡[柒]》 形聲字進行全面系統的專題研究。《吴簡[柒]》 形聲字的整理與研究不僅對於三國孫吴文字的整理研究有重大意義, 並且對於研究漢字的發展、優化等都有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 竹簡[柒];形聲字;形符;聲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