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见魏晋至元买地券整理与研究
ISBN:9787010219868
作者:李明晓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绪 论
研究篇
第一章 中国古代买地券的外在形式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买地券的材质与形制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买地券的书写形式
第三节 宋至清买地券的额题
第二章 中国古代买地券的内容格式
第一节 买地券的动物习语考察
第二节 买地券格式的历史演变与地域特征
整理篇
凡 例
第三章 新见魏晋南北朝买地券校释
第四章 新见唐五代买地券校释
第一节 唐代买地券校释
第二节 五代十国买地券校释
第五章 新见宋元买地券校释
第一节 东北地区新见买地券
第二节 华北地区新见买地券
第三节 西北地区新见买地券
第四节 华东地区新见买地券
第五节 华中地区新见买地券
第六节 华南地区新见买地券
第七节 西南地区新见买地券
附 录
附录一:“研究篇”所引图版来源附录二:东汉至元代散见买地券出土简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新出唐至元代买地券,利用新研究成果进行释文校勘、词语注释,在此基础上做专题研究。“新出唐至元代买地券”,主要是指鲁西奇《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2014)未收者,收录的主要标准是图版(摹本、照片或拓片)完整,目前搜集新出唐至元买地券约有两百多种。本书材料整理主要包括解题、释文、校注、参考文献、图版五部分。解题主要介绍出土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数量、形制、材质、额题、书写形式等)与收藏情况。目前尚无释文的材料,按原拓行文格式严格录入,释文中的通假字、讹误字、俗体字等尽量按原貌迻录,同时标明本字。原材料虽有残损泐蚀,但可据文例补出者则予以校补。对于已有释文的材料,则辨正各家之说,或从一说,或出己见。买地券中出现的年号、地名、丧葬词语、契约用语、名物典故等,在首次出现时予以注释。注释力求简明扼要,不枝不蔓。参考文献包括原始著录与相关研究成果。
绪 论
买地券是中国古代以地契形式放置于墓葬中的一种迷信随葬品,又称“地券”“地莂”“墓莂”“墓券”“墓契”“阴契”“幽契”“幽券”“券式”“阳券”“坟地契”“买地契”“买墓地券”等。其中地券之名最早见于唐朝后期,它的出现,是买地券制进入自觉时期的标志。根据买地券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摹仿真正的土地契约;另一类加入了镇墓解谪的文字,成为纯迷信用品。真正的买地券在东汉时期出现,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出土的东汉至清买地券,除了黑龙江、吉林、西藏三省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公布。另外,韩国、日本也曾出土买地券。就目前而言,以四川(尤其是成都)、江西两省出土的买地券最多,当然这与此两地公布的买地券材料最多有着紧密的关系。自清末始,部分学者开始致力于买地券的著录与考释。近百年来,关于中国历代买地券的整理成果可以分作以下三类:1.综合整理。代表性成果有罗振玉(1918)、[日]池田温(1981)、陈槃(1981)、黄景春(2004)、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2006)、张传玺(2014)、鲁西奇(2014)、黄景春(2018)。其中,《地券征存》是发韧之作,《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中国宗教性随葬文书研究》则是集大成之作。2.断代整理。代表性成果有石英(2007)、高朋(2009,2011)、祝庆(2015)、贾小军、武鑫(2017)、李春圆(2018)。3.分域整理。代表性成果有刘雨茂、荣远大(2012)、刘丽飞(2015)、李桥(2016)、荆菁(2016)、员鑫(2017)。
关于中国历代买地券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四类。
1.对买地券进行辨伪并探讨其性质。主要成果有方诗铭(1973)、李寿冈(1978)、方诗铭(1979)、吴天颖(1982)、袁祖亮(1984)、张传玺(2008)。引起争议的主要是未经科学发掘的收藏品,传世西汉买地券皆可证其伪。
2.关于买地券著录与研究的综述性成果,聚焦于东汉至南北朝买地券,主要有吕志峰(2003)、[日]江优子(2005)、黄景春(2007)、褚红(2016)。
3.关于买地券语言文字研究的主要成果,可分三小类:
一是字形分析、字体研究,往往与买地券书法价值相结合。主要有陈锟键(2006)、吕志峰(2010)、贾晓丽(2015)。
二是文字校补、词语考释。主要有姚美玲(2004)、蔡子鹤(2009)、陈杏留(2009)、蔡子鹤、陈杏留(2009)、陈杏留、蔡子鹤(2010)、陈杏留(2010)、陈杏留(2013)、禇红(2016)、凌僖、姜同绚(2018)。
三是复音词词义分析。主要有李娟娟(2016)、王海平(2016)、邵海欢(2016)。4.是关于买地券专题研究,主要涉及:A.买地券的名称、类型、格式、特点;B.买地券的民间习俗、仪式及其宗教观念;C.买地券反映的经济社会问题;D.买地券反映的法律意识;E.买地券涉及的地名沿革等。综上,百年来对东汉到清买地券整理与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此前主要以买地券著录与考释为主,间有辨伪。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者则在买地券释文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研究,本体研究主要是买地券的格式、功能、类别、特点与分期以及其反映的词语构成,应用研究则是分析其反映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土地买卖)、民间信仰(道教因素)等。中国历代买地券整理与研究尽管硕果累累,但并不均衡。
从时代来看,东汉至南北朝买地券成果相对丰富,唐、宋、元买地券在2000年以后逐渐受到重视,而明清、民国买地券研究力度还很不充分。
从地域来看,四川、江西买地券整理成果相当丰富,其他散见成果亦主要是南方地区出土材料的刊布,涉及北方出土买地券的成果集中于河南、山西、甘肃三省。从研究内容来看,买地券的宗教观念与语言文字研究成果较多,买地券与告地书、镇墓文、衣物疏等其他丧葬文书、墓志、契约文书等之间的关系则关注较少,中国古代买地券与韩国、日本出土买地券间的对比考察尚未展开,买地券的形制、材质、额题、书写形式等外在形式更容易被忽视。因此,买地券文本的整理和字词的考释工作还有待加强;买地券的内容格式断代与分域研究要进行细化,尤其是结合外在形式综合分析;买地券与其他相关材料之间的关系亦要加强综合考察。
作者简介
李明晓,山东沂南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及出土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西部项目(12XZS006)“出土先秦两汉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战国楚简语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