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土文献文库 > 简帛研究 > 正文
【首】孟蓬生 | 上博簡《艸茅之外(閒)》初讀
发布时间: 2019-09-23 1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

上博簡《艸茅之外(閒)》初讀.pdf

上博簡《艸茅之外(閒)》初讀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孟蓬生

上博簡《艸茅之外》的三支簡(見文後所附竹簡照片)由曹錦炎先生公佈後,蔡偉、程浩、董珊等幾位先生續有所論。[1]董珊先生參考諸家意見所做寛式釋文如下:[2]

艸茅之外,役敢承行。

喉舌堵塞,焉能聰明。

久立不倦,措足安定。

多貌寡情,民故弗敬。

皇句(后)有命,豈敢荒怠?

敬戒以𠱾(時),憲常其若茲。

血氣不迵(同),孰能飤之?

敢陳純(諄)告,不智其若茲。

本文在董珊先生所做釋文的基礎上探討几处字、詞、句的含義。

一 艸茅之外(閒),役敢承行

“艸茅”,曹錦炎認為:“草茅,本義為茅草,引申為草野、田野、民間,多與‘朝廷’相對,後世代指未出仕之人,即平民。”董珊先生認為:“艸茅謂田野之農事。”我們贊同曹說。

“外”,曹錦炎先生如字讀。他說:“簡文‘草茅之外’,是說除了在野未出仕之人之外,也就是說是位於朝廷的人。”

不過我們認為曹說有需要補正的地方。“外”“間”古音相通,學者多有論及,[3]今擇其切要者列舉如下:

《説文•門部》:“閒,隙也。从門,从月。

,古文閒。”古文“閒”从門,从外。章太炎《文始》:“月又孳乳為閒,月光自隙入也。”馬敘倫說:“隙也當作門隙,今俗謂門縫是也。從門,月聲。……(古文閒)外聲。”[4]

戰國金文和竹簡有外、閒相通的例子。例如:

(1)載之

策。(中山王

壺,《集成》9735)

策”即“簡策”。于豪亮先生說:“‘簡

(策)’的‘簡’字作

,曾姬無䘏壺閒字作‘

’,《說文•門部》‘閒’字的古文作‘𨳿’,知‘

’字乃‘

’是字的省文。”[5]

(2)恒貞吉,少外有

,志事少遲得。(《包山》簡199)

(3)少有

於躬身與宮室,且外(間)有不順。(《包山》簡210)

李零先生認為“少外”即“少閒(間)”,“外有不順”即“閒(間)有不順”。

因此“艸茅之外”就是“艸茅之間”,也就是“民間”。《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簡15-17:“夫古者舜居於草茅之中而不憂,升爲天子而不驕。居草茅之中而不憂,知命也。”《管子•戒》:“是故身在草茅之中而無懾意,南面聽天下而無驕色。”《戰國策•趙策四》:“堯見舜於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陰移而授天下。”《太平御覽》卷一百五十六引《尸子》曰:“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三徙成國,堯聞賢之,舉之草茅之中。”“艸茅之外(閒)”猶言“草茅之中”。

“役敢承行”比較費解,這裏暫且提出一種假說。“役敢承行”蓋猶言“敢承行役”,出於押韻的需要(為了與下文“安能聰明”之“明”押韻)而做了語序的調整。“敢承行役”,從韻律的角度看,讀作“敢承|行役”更為自然,但作者可能是把它讀作“敢承行|役”。“行役”在上古可以是動賓結構。《詩經•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二、三兩章分別作“予季行役,夙夜無已”、“予弟行役,夙夜無已”。“予子(予季、予弟)”是主語,“行”是動詞謂語,“役”是賓語。

二 喉舌

杜)塞,安(焉)能聰明

曹錦炎先生說:“

,從‘肉’從‘舌’,為‘舌’字繁構。…

,厇字繁構,上從‘宀’,為楚文字構形常見之繁飾。……厇即古文‘宅’字,見魏三體石經(《說文》古文構形從‘广’)。宅,讀為‘堵’。‘宅’字從‘乇’聲;‘堵’字從‘者’聲,‘乇’‘者’二字古字均隸魚部,乃疊韻關係。……‘堵塞’同義連用,義為阻塞,封鎖,使不能暢通。‘堵塞’一詞在先秦文獻中尚屬首次出現。”

今按:從曹先生文所附照片來看,“䏦(舌)” 字上部近乎“之”字,與已知楚簡“䏦(舌)”字上部寫法均有所不同。試比較:

1郭店簡《語叢四》19;2上博簡《周易》27; 3上博簡《用曰》3; 4《艸茅之外(閒)》2

但从上圖來看,演變的脈絡清楚,“䏦(舌)”字上部的這種寫法應屬於筆勢的自然變化。

“堵”表示“堵塞”義,或“堵塞”二字連用,在傳世文獻中出現甚晚。通過四庫全書檢索,最早的用例為宋金之際。宋末元初學者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况營築長隄,堵塞隘路,開決塘水,添置邊軍,既稔猜嫌,慮隳信睦。”金人張存正《儒門事親》:“戴人出遊,道經故息城,見一男子被杖,瘡痛焮發,毒氣入裏,驚涎堵塞,牙禁不開,粥藥不下。前後月餘,百治無功,甘分於死。”金李杲《脾胃論》:“堵塞咽喉,陽氣不得出者曰塞;隂氣不得下降者曰噎矣。噎塞迎逆於咽喉胷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則口開目瞪,氣欲絶。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藥,以㵼其標也。”從用字習慣看,先秦傳世文獻或出土文獻中似乎不會出現“堵塞”字樣。先秦表示“堵塞”而跟“

”音近的應該是“杜”字。《書·費誓》:“杜乃擭,敜乃穽。”《漢書•劉歆傳》:“今則不然,深閉固距,而不肯試,猥以不誦絕之,以杜塞餘道,絕滅微學。”出土文獻的釋文用字應該盡量貼近當時的用字習慣。

關於這兩句話的大意,曹錦炎先生跟董珊先生看法不同。曹錦炎先生說:“‘喉舌’,指咽喉和舌頭,也用來比喻掌握機要、出納王命的重臣。《詩•大雅•烝民》:‘出納王命,王之喉舌。’毛亨傳:‘喉舌,冢宰也。’陳奐傳疏:‘喉舌,冢宰,謂喉舌乃冢宰之職,非謂喉舌為官名也。’……此雖以人之喉舌被堵塞結果影響聰明作比喻,表面上似是說出納之言全被阻擋(即指責冢宰大臣專權),實際上也不排除暗喻對君主不能明察事理的的批評之意。”董珊先生認為:“只有不講話,才能專心去聽與看,即耳聰目明。這句說多聽諫言多觀察,少發命令。”

我們認為,詩之所以無達詁,其關鍵在於“賓主彼我之辭,最為難辯”(朱熹《楚辭集注•楚辭辯證》)。此句“喉舌杜塞”的主語是百姓,即被統治者,而“安能聰明”的主語是君主,即統治者。因此本文的“安”字當訓為“焉”,為疑問代詞。全句大意為:百姓的喉舌(代指言路)如果被堵塞,君主怎麼能夠做到耳聰目明呢?正因為統治者聽不進百姓的言論,所以詩人最後才放棄了不合作的消極態度,主動地“敢陳純(諄?)(告?)”。可見如此理解這兩個小句的含義,跟全詩的主旨是相合而不悖的。

三 久立不

(踡),足安(焉)定

曹錦炎先生說:“舊,古老的,陳舊的,與‘新’相對。立,讀為‘位’。……簡文之‘捲’或說之‘收’義。……昔,讀為‘措’,‘措’字諧‘昔’聲,例可相通。措,置,放置。……簡文此句大意是說,宗廟中舊的祖先神位不收去,新增的神位將置足何處去祭奠他們呢?”

抱小(蔡偉)先生說:“我們認為簡文或許應有其他的解釋,疑可讀為‘舊(久)立不

(倦),昔(措)足

(安)

(奠)’,‘昔(措)足

(安)

(奠)’,即‘

(安)

(奠)昔(措)足’,乃倒文以就韻之例。……簡文謂久立不倦,將如何置足?(腳怎麼放?)”

程浩先生說:“曹先生在文中已經指出,是句的‘安’字與上文讀為‘焉’的‘

’寫法略有不同。這種現象或許說明兩種形體在本篇中有明確的分工,‘

’應讀為‘焉’,而‘安’則如字讀。至於‘

’字,按照楚簡的用字習慣,讀為‘定’也是非常普遍的。‘久立不倦,措足安定’,大意是說只有長久站立不感到疲倦, 才能安身立命。”

董珊先生說:“之所以長久站立而不疲倦,是因為足趾有安定的位置。這句說不在其位則不謀其政。”

今按:“舊立”當從蔡、程、董之說讀為“久立”;“安

”,當從程、董之說讀為“定”。“措”訓“置”,各家無異議。需要討論的是“

”字和“安”字的讀法。

所謂“

”原文作

,左旁與“手”旁不類,暫從各家均隸定為“

”。我們認為“

”當讀為“拳(蜷、踡)”,訓為“拳(蜷、踡)曲”,指攣縮不能伸展,本可兼指手足,這裡指下文的“足”,故此處可以在隸定字後括號內加注“踡”字。《說文•手部》:“拳,手也。从手,

聲。”段玉裁注:“今人舒之為手,卷之為拳。”《玉篇•手部》:“拳,屈手也。”“拳(蜷、踡)”有“屈曲”義,故可與“曲”、“局(跼)”連言。《莊子•人間世》:“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楚辭•離騷》:“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王逸注:“蜷局,詰屈不行貌。”蜷局,指馬足抽筋攣縮,拳曲不伸。《玉篇•足部》:“踡,踡跼,不伸也。”《淮南子•精神訓》:“病疵瘕者,捧心抑腹,膝上叩頭,踡跼而諦,通夕不寐。”《素問•舉痛論》:“脉寒則縮踡。”《素問•皮部論》:“其(邪)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膝攣。”《後漢書•楊彪傳》:“彪見漢祚將終,遂稱足攣,不復行。”宋洪邁《夷堅丙志•魚肉道人》:“黃元道,……得風搐病,兩手攣縮不可展。”古音拳(蜷、踡)、攣均在元部,音義相通。《說文•足部》:“跔,天寒足跔。从足,句聲。”徐鍇《說文解字繫傳》:“筋遇寒不舒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周書•大子晉解》:‘師曠東,躅其足,曰:善哉,善哉!大子曰:大師何舉足驟?師曠曰:天寒足跔,是以數也。’此許所本。《莊子音義》亦引《周書》‘天寒足跔’。今本《周書》作‘足躅’,誤也。跔者,句曲不伸之意。”《集韻•虞韻》:“跔,《說文》:天寒足跔。一曰:拘跔不伸。或作跼、㣘。”古音“曲”、“局”在屋部,“句”在侯部,音義相通。

“安”字可讀“焉”,訓為“乃”,為表示順承的副詞。至於“安”字的不同寫法,也許是出於避複的需要,其用法的區別似乎不必執著。不過就此句而言,讀為“安定”之“安”亦不影響文意。

“久立不

(踡),措足安(焉)定”應該看作條件複句。全句大意為:久立而不攣縮,腿腳才能夠站得穩。

四 敢陳

(固),不智(知)其

(悔?)

(哉)

曹錦炎先生說:“敢,敢於。

,讀為‘陳’。

,從口從㚔。甲骨文作‘

’,即‘梏’字表意初文。若,顺也。‘不知其若哉’,犹言不知道顺逆,這是針對血氣不通不能食,卻敢去陳言較量的人所做的批評話語。”

程浩先生釋“

”前一字為“純”,他說:“

字《註釋》讀為‘較’。‘

’為‘梏’的本字,較之‘較’,讀為‘誥’或‘告’似乎更為直接。清華簡《祭公之顧命》‘敢告天子’的‘告’,《殷高宗問於三壽》‘以誥四方’的‘誥’,即寫作‘

’。……‘純’猶‘淳’,又可訓‘善’,‘純誥’即善美之言,‘敢陳純誥,不知其若

’是簡文作者以自謙的姿態為本篇作的結尾。”

董珊先生說:“純似應讀為諄諄之諄,《說文》:‘諄,告曉之孰也。’《孟子·萬章上》:‘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純’也有‘專壹’的意思,於此亦通。‘不智其若茲’,如程浩所言,是詩作者自謙。‘其’指代名詞性成分‘不智’。《韓非子·初見秦》:‘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詩人‘敢陳諄告’是為了避免不忠,然後又自謙,說自己雖然忠,但不智慧的狀態如上陳‘諄告’之所見。《報任安書》末云‘略陳固陋’,也是此類客套話。”

今按:“純”“諄”音近,二字通假不成問題。“

”假借為“告”,也符合楚簡的用字習慣。但“諄諄”修飾“告戒”一類詞語時一般不省作“諄”,所以上古漢語中未見“諄告”辭例。我們認為“

”或可與《國語•周語上》之“純固”互相參證;“不知其若茲”之“若”或當為“

~悔)”字之訛,涉上文“若”字而誤;句末之“

”字當從曹先生讀為“哉”,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我們先說“

”字。

古文字中加口與否讀音常常無別,所以“

”字所从之“㚔(niè)”固然可以看作聲符,但實際上就是“梏”字的象形初文。“口”只是附加或裝飾偏旁,起不到會意的作用。“㚔(niè)”字古音在緝部,與覺部之“梏”或“告”相通,屬於前人所謂“侵幽對轉”之例。

但楚簡中从“㚔”得聲的“執”或“

(甲)”均有跟魚部字相通的現象。我在《“執”字音釋》曾有舉例,今轉引如

下:

1a.南與

君佢疆,東與䔖君佢疆,北與鄝昜佢疆,西與鄱君佢疆。(《包山楚簡》簡153)

1b.王所舍新大廐以啻

之田,南與

君執疆,東與

君執疆,北與鄝昜執疆,西與鄱君執疆。(《包山楚簡》簡154):[7]

2a.志於道,

于德,依于仁,游於藝。(《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簡50、51)

2b.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論語·述而》)

以上兩組例子中,“執”字為緝部字,“

(甲)”為盍部字,為一音之分化;而“佢”和“據”均為魚部字,古音亦相通。《說文·酉部》:“醵,會㱃酒也。从酉,豦聲。䣰,醵或从巨。”傳世文獻常見的人名“蘧伯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弟子問》簡16作“巨白玉”。可資參證。 包山楚簡153、154兩支簡所記為一事,而一作“執”,一作“佢”,兩字應該看作通假關係。然則

之於據,猶執之於佢也。有學者以為“

”是“據”的誤字,[8]其說恐不足信。

清華簡《皇門》有下面一段話:[9]

卑(譬)女(如)

夫之又(有)

(媢)妻,曰‘余蜀(獨)備(服)才(在)寢’,以自𩂣(落)氒(厥)

(家)。”(《皇門》簡10、簡11)[10]

其中“

”字从“執”(口為附加的裝飾符號)、从古,整理者讀為“梏”,訓為“正直”,不但無法解釋字形,也無法讀通原文。我們在《執字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九》一文中認為,[10]

”字所从之“古”當為聲符,“

”字可讀為“婟”或“妒(妬)”。《楚辭·九章》:“夫唯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史記•屈原贾生列傳》:“夫黨人之鄙妒兮,羌不知吾所臧。”可證“婟(固)”確有“妬”義。清華簡《皇門》所謂“

(妬)夫”在本句中“

(媢)妻”相對,就是下文的“媢夫”,“妬”和“媢”為同義詞,故可以錯舉成文。

因此,“

”之於“固”,猶“執”之於“佢”、“

”之於“據”、“

”之於“婟”也。

《國語•周語上》:“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韋昭注:“純,專也;固,一也。”《廣雅•釋言》:“固,陋也。”“專一”和“執著”、“不知變通”往往關聯,“固陋”義或許就來自“專一”義。董先生認為這句話跟《報任安書》“略陳固陋”語意相近,是很有道理的。

接下來我們討論“若

”的“若”字。

我們認為“不知其若

”之“若”或當為“

(悔)”字之訛,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韻腳。簡文“皇句(后)有命,豈敢荒怠?敬戒以𠱾(時),憲常其若

”兩句為句末字入韻。“血氣不迵(同),孰能飤之?敢陳純(諄)告,不智其若

”為“富韻”[11],除句末之虛詞外,倒數第二字入韻,即“飤”與“

)”韻,兩字均當在之部。《詩經•邶風•北門》:“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為”“何”兩字入韻,韻例與此相同,可以互參。

二是文義。在一首不長的詩篇裡出現兩個相同的“若

”,且都十分費解,其概率較低。

三是字形。戰國文字有“

)”字,與“若”字寫法甚近。試比較:

1郭店簡《老子甲》25“

”字;2上博簡《周易》27“

”字;3上博簡《周易》27“

”字;

4上博簡《曹沫之陳》55“

”字;5上博簡《用曰》11“若”字;6上博簡《用曰》131“若”字

上博簡《周易》之“

亡”或作“

亡”,即傳世文獻《周易》“悔亡”。上博簡《孔子詩論》26:“隰有萇楚,得而

(悔)之也。” 上博簡《曹沫之陳》:“葸者使

(悔)。”據此可知戰國文字中“

)”可用為“悔”字。簡文此處之“不知其

(悔)”,蓋猶今言“不會後悔”。

細味詩意,“敢陳純

(固),不智(知)其若(悔?)

(哉)”似乎頗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韻致。我們前面曾經說過,作者在詩篇開頭所說的“艸茅之外(閒),役敢承行”為牢騷話,這一點可以從詩篇末尾的這句話得到確證。始於牢騷,終於誓言,作者忠君之心灼然可見。

原簡照片(採自曹錦炎先生文)

附記:本文在資料方面得到董珊、程邦雄兩位先生的帮助,謹此致謝!

[1]曹錦炎《上博竹書〈卉茅之外〉注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十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抱小(蔡偉)《讀上博簡〈卉茅之外〉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網站,2019年5月30日;程浩《上博逸詩<卉茅之外>考論》,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9年07月03日。下文凡引以上論文不再註明出處。

[2]董珊:《上博簡<艸茅之外>的再理解》,“先秦秦漢史”微信公眾號,2019年7月30日。

[3]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輯第435頁,中華書局,1993年;陳偉《楚簡中某些“外”字疑讀作“間”試說》,簡帛網,2010年5月28日;陳偉《關於秦封泥“河外”的討論》,簡帛網,2010年11月12日;“暮四郎”(黃傑網名):《外卒鐸“外卒”小考》,簡帛網,2014年3月15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172;孟躍龍:《清華簡札記兩則》,《勵耘語言學刊》第30輯,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第141-146頁。

[4]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卷二十三第25-26頁,上海書店,1985年。

[5]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考古學報》1979年2期;收入氏著《于豪亮學術文存》,中華書局,1985年。

[6]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

[7]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

[8]李零先生以為“據”是“

”的誤字,並把“

於德”讀作“狎於德”,似可不必。其說見《郭店楚簡校釋(增訂本)》第150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9]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保護研究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壹]》(下冊)第164頁,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10]孟蓬生:《“執”字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九》,《古文字研究》第30輯第587-591的頁,中華書局,2016年。

[11]王力:《詩經韻讀•詩經韻例》,《王力文集》第六卷第53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

作者简介:孟蓬生,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谐声大系”首席专家、《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主任、《字源》编委、《辞源(第三版)》卯集分主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审订委员会委员、《上古汉语研究(集刊)》主编。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主攻方向为汉语史,论著涉及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多个方面,主要研究成果有《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等专著和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文同步发表在我所微刊“语言与文献”,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SjqzVyHHi0nvtvTyfC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