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土文献文库 > 简帛研究 > 正文
【首】讀書班 |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15)
发布时间: 2019-10-29 16:5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5

讀書班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15).pdf

讀書班 |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15)

10月15日圍繞《小星》篇展開討論,受關注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李”、“季”和“嘒”的關係問題;二是“寔”和“折”的異文問題;三是“幬(

)”和“幮(櫥)”的關係問題。

一、“李”、“季”和“嘒”的關係問題

安大簡整理者認爲“李”、“季”二字是“孛”的形訛,和《毛詩》“嘒”一樣都是假借作“暳”。並引李家浩、高步瀛觀點,認爲“孛”是後世“㫲”的初文,昏暗的意思。李國英認爲“李”字並不是形訛,而就是“孛”字。楊建忠指出季旭昇《說文新證》“孛”字下所收戰國器孛瘣壺之“孛”作

,與簡文作

形似。譚樊馬克指出“孛”从“未”聲,上方兩筆應該同時朝上,“孛瘣”《殷周金文集成》釋作“李瘣”,具體是否“孛”要謹慎對待。

顧國林認爲“李”从“子”聲,和“彗”一樣是*sk-型複輔音,“䨮(雪)”正是从“彗”聲可證。譚樊馬克指出“李”或从來从子作

,也可以是“來”聲,蕭旭認同。但蕭旭認爲“子”不用作聲符,後來“

”作“李”則是純會意字。孟蓬生認爲,“子”作“李”的聲符完全可行。蕭旭又說,或許有形聲字“

”和會意字“李”(木子爲果)兩個來源。孟蓬生認爲許慎說“李”从“子”聲是語言事實的反映,不是理論上推導的。

蕭旭表示對來母字和心母字通轉的懷疑,譚樊馬克說漢語閩北方言有來母讀/s/的現象,同時越南語中一些來母字也讀/s/,如“牢”讀sao,同音的固有詞{星}的喃字作“

”、“

”,數詞{六}讀sáu,喃字作“

”从“老”聲。楊軍認爲這是整齊的變化,即經歷l>ɬ>s的過程,不能簡單類比。譚樊馬克說,既然現代漢語方言和越南語中能有這樣的變化,那麼就要證明古代漢語中不存在這樣的變化,才能否定來母字和心母字在語音上的聯繫。同時他還舉出一些來母字與心母字諧聲、通假的案例,如:“事”、“吏”、“史”原本是同一字;“數”从“婁”聲無異議,郭店簡《語叢一》以“婁”爲“數”,北大簡《蒼頡篇》以“僂”爲“數”;上博簡《周易》以“

”爲“瑣”;馬王堆帛書《周易》以“

”爲“胏”;《說文》“聲而聾曰聳”這一聲訓;等等。數個韻部都有來母字和心母字相通的案例。

楊軍認爲,歷史語言學的方法是尋找語言間始終一致的對應規則。雖然其侷限在於僅憑語音對應,上推不到二百年。而李方桂的*s-詞頭或許能解釋心母字與來母字的聯繫,但這樣的詞頭或許有詞彙或語法意義,找到就是重大突破。譚樊馬克說,學界曾經假設*s-是使動前綴,“登”使動後就是“增”,“戴”使動後就是“載”,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如“事”和“吏”、“李”和“子”便看不出其中的語法聯繫,單純從諧聲角度思考更有答案一些。高永安說,*s-前綴是參考藏緬語族語言構擬,但這樣的前綴是否在漢語中有同樣的功能就不好說。顧國林說,複輔音衰退的語言中,多數還能保留*sC-型複輔音,所以上古漢語應當構擬這樣的複輔音以解釋上述諧聲現象。譚樊馬克指出在李方桂的著作中有鼻音、流音的清濁對立,若是來母字本身存在對應的清聲母,那麼變作擦音和心母字合流是很常見的。中古心母字的來源或許有二,一是楊軍等人提到的*s-前綴複輔音聲母的演化,二是來母字的清化——子和李、史和吏或許就是這樣的清濁對立關係。這兩種來源未必是你死我活的關係,而共同構成後世的心母字來源。拉丁語不定式的-re後綴便是從-se濁化變來(s>r),拉丁語r原先讀法可能與英語一致,大舌顫音讀法受希臘語影響,mus, muris的名詞變格也體現r>s的過程。

二、“寔”和“折”的異文問題

沈培提問:“‘折’和‘寔’到底能否相通?證據是否充足?”並詢問各位對蔡偉《安大簡“折命不猷”補證》一文的看法(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37)。

董珊對“折”通“寔”有疑惑,懷疑簡文通“誓”,“誓命不同”則謂辛勞之征人待遇有差異,不作毛傳謂天賦之命不同解。薛培武認同,引《周禮·士師》“一曰誓,用之于軍旅”(整理者按:當爲《周禮·秋官·司寇》)。

蔡文引用了蘇建洲(網名“海天遊蹤”)的觀點:“謹按:二者音不近,也未見通假例證。有些輾轉通假的例證還需要再辨析。毛傳:‘寔,是也。’馬瑞辰云:‘是者,語詞。’其說可從。據此,可知簡文的‘折’當理解為‘逝將去女’、‘逝不古處’、‘噬肯來遊’之‘逝’、‘噬’,同為發語詞。”薛培武還認爲,蘇建洲的觀點不能輕易否定,並引陳劍在董珊《隨州文峰塔M1出土三種曾侯與編鐘銘文考釋》一文的評論——曾侯與編鐘“遣命南公”,“遣”釋作《詩經》裏的“噬”、“逝”(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339)。

王弘治認爲“寔”中古讀職韻,和聲符“是”讀支韻在上古的歸部不合,若是“寔”按照“實”歸部在質部,就和“折”歸部在月部相近。這樣驗證了董同龢等人對月元部二分的觀點。

孟蓬生同意整理者和蔡偉的觀點。並指出,支部和歌部關係很近,段玉裁列作十六部和十七部,中古支韻字同時有兩部的來源。譚樊馬克補充說,王力晚年吸收了鄭張尚芳的建議,擬音中支部/e/歌部/ai/非常接近,而北方話中這兩個韻母是極其相似的,北京人說英語“desk”要讀“黛斯克”。

蔡文舉岳麓秦簡壹《爲吏治官及黔首》“一曰夸(誇)而夬;二曰貴而企;三曰亶(擅)折割;四曰犯上不智(知)其害;五曰閒(簡)士貴貨貝”中“企”和“夬”、“割”、“害”、“貝”等月部字押韻,證明支部字和月部字的聯繫。孟蓬生指出“企”字應是“法”字古文“佱”,“法”讀如“廢”,與月部字通(孟蓬生《“法”字古文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五》,《中國文字研究》第16輯),並指出識出“佱”字是李學勤、劉樂賢等人的貢獻。譚樊馬克引作冊般黿(《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967號器)“率亡灋矢”,整理者讀作“率亡廢矢”,帝辛時期已有相通案例。王弘治認爲“佱”比“企”在聲音上更適合,中古泰韻的字來自上古月部,和支部關係較遠。沈培則認爲“企(佱)”是秦文字不是“古文”,因此大家不把此字看作“法”。孟蓬生指出李學勤和劉樂賢所用的是漢代的材料,比秦文字更晚。至于秦文字中是否可能包含“古文”,未做调查。

三、“幬(

)”和“幮(櫥)”的關係問題

毛詩“抱衾與幬”,簡文作“保

”。董珊指出:“抱衾與幬者,乃廝役之徒,征行途中伺候貴族。《小星》狀物,與‘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異曲同工。”

顧國林引《爾雅》郭璞注:“今江東亦謂帳爲幬。”他還認爲“𢃖”、“幮”記錄的也是這個詞,《集韻》“裯,牀帳,或作幮”,陸游《龜堂避暑》“縹緲紗幮覆象床,蠻童擎粥進黃粱”。明代李詡是江陰人,所著《戒庵老人漫筆》之《今古方言大略》記載吳語方言詞“臥床之帳子謂蚊幮”。顧國林還指出,蘇州話中仍然把蚊帳叫“蚊幮”。董珊指出李清照《醉花陰》“玉枕紗櫥”之“櫥”也是蚊帳義。

執筆:譚樊馬克

審稿: 王化平

終審: 孟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