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土文献文库 > 简帛研究 > 正文
【首】讀書班 |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7)
发布时间: 2019-10-15 13:3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

讀書班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7).pdf

讀書班 |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7)

10月7日這天的討論主要與古文字字形有關,涉及“

”“豈(喜)”“

(豐?)”等字。

一、關於安大簡《麟之趾》中的“

毛詩《麟之趾》的“振”,在安大簡《詩經》中寫作:

王化平提出:“安大簡《麟之趾》中的‘

’字大家怎麼看啊?《螽斯》中也有“振”字,安大簡本兩處寫法完全不同。”孟蓬生認為這只是用不同的字記錄同一個詞。不過詞義上,“

”的“胤”可能提示了詞義,“胤”訓“續”,也就是前面討論的“不絕”之意(記錄者按:指10月5日的討論)。王化平表示同意,認為毛傳一釋“仁厚”,一釋“信厚”,則兩個“振”字的訓釋基本相同。

董珊認為“

”屬雙聲字,“胤”“䖵”為疊加聲符。顧國林則主張“胤”可分析為“从糸(或幺)䏌聲”,“䏌”與“胤”對轉,可知“胤”本義是用絲繩連接,所以文獻用為“繼”“嗣”義。對於簡本與毛詩的用字,他總結道:“1.本字是‘胤’,‘~~公子’用其造字本義。2.‘

’是‘胤’的繁化字,疊加聲符,從董珊先生。3.振是記音字。”之後,顧國林又補充了《說文》“䏌,振䏌也”之例,認為或由於漢代經師見過前代文獻用“振”來寫“䏌”,故用“振”來訓“䏌”,實際上應是假借關係,非同義詞。他還指出:“䏌,《漢字通用聲素研究》有記,諧聲是以母類型。”薛培武提出“玄”或可考慮為“胤”的聲符。董珊認為顧國林對“胤”的看法甚有啟發,並指出“胤”也可能是从“玄”聲,但該字構形不明,值得關注。而對於“䏌”字,薛培武認為該字可能是從“佾”截取分化的,“佾”應由“㞕”演變而來,“尸”形和“人”形相混而變為《說文》的“佾”,跟“胤”拆分出的“䏌”似無關係。蕭旭則表示:“‘振䏌’即‘振肸’‘脤䏌’,謂振動其羽㞕㞕作聲也。‘㞕㞕’也作‘切切’等,狀聲。‘佾’取義於‘䏌’,謂舞動有聲,所成行列。”

孟蓬生認為“䏌”的聲符就是“月”。劉洪濤也指出:“一個从月(記錄者按:指䏌),一個从肉(記錄者按:指胤),分別很清楚。”並貼圖自己的文章(記錄者按:詳見劉洪濤《上博竹簡訛字考證二題》)詳細論證了“䏌”本从“月”聲的觀點。蘇建洲指出,陳劍在《甲骨金文舊釋“

”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中已指出“䏌”从“月”。孟蓬生補充指出,陳劍只說是从月,没明确指出月聲。

鄭振峰指出:“《說文》說‘䏌’是‘八’聲。”孟蓬生回應:“‘八’也沒錯。”他接著說:“儘管《說文》的諧聲分析很多跟古文字字形不合,但仍不應該輕易否定。漢字的諧聲是允許重新分析的。”因此,早期“䏌”从“月”聲是沒有問題的,但《說文》認為“䏌”从“八”聲也沒有問題,並對此進行了簡要論證:

(一)“必”从“八”聲,《說文·八部》:“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說文·八部》:“必,分極也。从八弋,弋亦聲。”段玉裁改為“八亦聲”,注云:“八各本誤弋,今正。”

(二)“弗”聲與“必”聲相通,《尚書·多方》:“惟五月丁亥,王來自奄,至於宗周。”某氏傳:“周公歸政之明年,淮夷、奄又叛。魯征淮夷,作《費誓》。王親征奄,滅其國,五月還至鎬京。”《釋文》:“費音祕。”《集韻·質韻》:“胇䏟,胇肸,大皃。或从必。”

(三)“弗”聲與“䏌”聲相通。《尚書》有《費誓》一篇。《史記·魯周公世家》:“於是伯公禽率師伐之於肸,作《肸誓》。”《集韻·至韻》:“鄪,邑名,在魯。亦作肸。”《說文·十部》:“肸蠁,布也。从十,䏌聲。”故“䏌”應从“八”得聲。

二、關於“豈”與“喜”等字

劉洪濤在群裡貼圖自己的論文《〈說文〉“艱”字籀文、“難”字古文考》,文章認為“艱”字籀文所从的“喜”,“難”字古文所从的“壴”,都是“豈”字異體。孟蓬生指出王蘊智先生最早討論過“喜”(記錄者按:應作“壴”)和“豈”的關係(王藴智:《“宜”“俎”同源說》,載張光裕等《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779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王藴智:《王藴智字學論集》第284頁,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另外楊樹達在《古韻咍德部與痕部對轉證》中也談到喜和艱的關係,可參看。劉洪濤提出:“古文字中凡是確認的‘豈’字都是歪頭的,跟‘鼓’‘喜’等是不一樣的,這個前人都如何解釋?”隨後他貼出自己的專著《形體特點對古文字考釋重要性研究》(商務印書館,2019年)裡的相關論述,認為古文字形體變化複雜,不宜輕易認為相同。孟蓬生回應:“楊樹達認為,囏从喜聲,我認為是沒有任何問題。因為不僅喜字的聲符來自之部,其實堇字的聲符也是來自職部的‘黑’。”劉洪濤則表示在甲骨文中“壴”一出現就是正頭,且沒有一個有“口”旁,也沒有證據表明不加“口”旁的“壴”是“喜”,因此他用一形表多詞來解釋這一現象。而譚樊馬克認為加口與不加口應無別,並指出:“袁倫強碩士論文指出,該字从口和不从口應當認同。胡厚宣先生等人編《甲骨文合集》,从口和不从口的‘㵙’視作同文卜辭連續編號,似乎也是認同的。”

三、有關“豐”字的補充討論

《樛木》中的“豐”字(記錄者按:字原作“

”)在9月30日的討論中已有涉及。譚樊馬克在以上論述中曾舉字例有作“

”形者,對此,薛培武認為或可能和安大簡對應毛詩“荒”的“豐”字聯繫一下。譚樊馬克再次強調,安大簡“豐”在甲骨文中有完全一樣的字形(記錄者按:字作“

”),所以亡做聲符的可能性很大。沈培則做出提醒:“安大簡這個字跟甲骨、金文从雙‘亡’的字形還是有差距。看上去上面左右兩筆更像是短撇或點。如果把它看做是‘亡’,我怎麼看也不像。這就是我和趙彤提出它可能是‘彭’的原因,我心裡面當然也懷疑它可能就是‘壴’,看上面的對話,貌似薛培武兄也希望這個字跟‘鼓’聯繫起來。如果是‘鼓’或‘彭’,讀為‘荒’都無問題。”薛培武表示贊同,也覺得跟“彭”可能有關,認為或應讀為“方”,訓為“覆蓋”,與“荒”義近。但孟蓬生以為,若說該字跟甲骨、金文从雙“亡”的字形有差距,似乎跟“彭”字的差距更大。沈培則回應道:“說它是‘彭’或‘鼓’,當然是從道理上推測的,無非就是認為那上面的兩筆是表示鼓聲或作為飾筆。當然這種推測現在是難以讓人相信的。”

執筆:歐 佳

審覈:孟蓬生

終審:王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