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5日—6日,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和西南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在线上隆重举行,其中“甲骨组”共收到29篇论文,分五组进行了报告。
11月5日下午进行了“甲骨组”第一场、第二场分组报告。
· 第一场 ·
“甲骨组”第一场分组报告由赵鹏老师、张惟捷老师主持,6位学者就提交大会的论文做了精彩的发言:
陆忠发《释病(
)》
陆老师将卜辞习见的“
”字释为“病”,认为“甲骨文‘
’是担架的形状,表示的是人倒在地上走不了、起不来了”,并解读了部分相关的卜辞。
张玉金《释殷墟甲骨文中的“
”》
张老师对“
”的字形、音义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认为“
”当分析为“从‘酉’、从‘彡’,‘酉’亦声,是会意兼形声字。‘酉’像酒尊之形,而‘彡’表示打开酒尊后酒所散发出来的香气。整个字表示以酒之馨香祭祀的意思。”他还指出“卜辞中的‘
’,一般都是用作祭祀动词,表示本义”,并对其在卜辞中的用法作了详细分类和分析。
李发《读契札记四则》
李老师围绕甲骨文中四个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第一则“关于《花东》34‘宜丁牝一’中的‘丁’”认为“‘宜’后的‘丁’不是‘宜’祭的对象宾语,而是为动宾语”,进而指出此“丁”肯定不是死者;第二则“关于《旅博》403的‘鼄’”申论“
”当释“鼄”字,并指出“鼄”可读为“属”,表示贡纳、交付一类意思;第三则“‘千迺’与‘千
’”对《缀集》311的释文作了修订与说解,指出原释文中的一个“千
”应是“千迺”;第四则“‘
(副)’字补释”对“
”释“副”一说作了细致的补充论证。
孟跃龙《“化”字补释——兼释甲骨文中“兆”的一种异构》
孟老师通过对比“化”“育”的字形,认为二者一样,象女人生育之形,并从语音上论证“化”“育”的同源关系。孟老师还认为“兆”字从“化”,可以看作变形声化,并做了进一步论述。
刘云《甲骨、金文中的“
”读“祷”说辨析》
刘老师对“
”读为“祷”一说进行了细致的辨析,从用法、意义等方面对“
”与“祷”加以区分,指出二者用法有别,且“
”有明显的祈求之义而“祷”本无祈求之义,“祷”的核心义是“告事”,进而指出旧将“
”读为“祷”是不合适的。
王子杨《花东甲骨一例祝辞的含义试解》
王老师对《花东》161上的一条卜辞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其辞“子祝”后的“毓祖非曰云兕正,祖唯曰录(麓)
(倾)不有
(扰)”当理解为花东子组卜辞的族长祭祀时的祝辞,并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王老师认为“云兕”即云地之兕,“正”为动词跟祭祀相关,“
”可与楚文字相联系释为“倾”,而“
”则可读为“扰”,训为“乱”。这句话“大意是说毓祖要的并非祭祀都得用云地之兕(这样丰隆的祭品),要的是不要变乱禋祀,即便是山麓倾塌。”
在自由讨论环节,张惟捷老师、张玉金老师、董珊老师等就前面几位学者的报告展开了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氛围热烈而融洽。
· 第二场 ·
“甲骨组”第二场分组报告由周忠兵老师、门艺老师主持,6位学者就提交大会的论文做了精彩发言:
孙亚冰《释“疡”和“殇”》
孙老师考释了甲骨文的“疡”和金文中的“殇”,认为大维多利亚美术馆(Art Gallery of Greater Victoria)藏的一版龟甲上的“
”左侧的偏旁“
”是“丂(昜)”,用作声符,整字当释为“疡”,并对卜辞的含义进行了论述;将《铭续》937上的“
”分析为从死、丂(昜)声,释为“殇”。
杨泽生《说甲骨文中奉祀的“奉”字》
杨老师讨论了甲骨文“
”“
”的字形与用法,赞同张玉金老师释“奉”的意见,但并非“捧”的初文,而是供奉、奉祀、奉神的“奉”,指出此字所从的“丙”兼表音义,“字形表示人用手在房俎上有所动作,比如摆布、陈设供品之类”。
张惟捷《殷卜辞“倝”字考》
张老师将甲骨文写作“
”“
”等形体的字与金文“
”“
”等字相联系,进而释为“倝”,并对字形的构形特征、形体演变做了细致的分析,还指出“
”等中“
”与“
”等中的“
”与文献中所载用来承载长兵的“鐏/镦”十分接近。
赵伟《甲骨文“行”非军事组织补论》
赵老师通过梳理“行”的相关卜辞,及比较“行”与“师、旅、族”用法的不同,重申卜辞中“方位名词+行”“地名+行”之“行”均应释为道路义,而非军事组织。
李爱辉《〈甲骨文合集〉6的校读》
李老师对《合集》6上的两条卜辞的释读顺序进行了校读,并结合事类分析与作者新缀甲骨讨论了“逸”的一种用法,最后指出卜辞次序有时会影响我们对字词的理解,“在读卜辞时要从干支、文例和事类等多方面综合讨论”。
雷缙碚《“昌”“名”二字本义考——兼论〈诗经〉“安且吉兮”》
雷老师讨论了指事字的类型以及“口”作为指事符号的指事字,进而分析了“昌”“名”二字的构字理据及本义。雷老师认为“昌”应分析为在象物字“日”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口”以表与“日”相关的某一性状,指日光或者日光之明;“名”的构形理据与“昌”同,指月光之明。最后,指出《诗经》“安且吉兮”中的“吉”应与金文习语“吉金”的“吉”同义,指坚固、牢靠。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对前面六位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张玉金老师、杨泽生老师、张惟捷老师、郑继娥老师、葛亮老师、刘源老师、方稚松老师、黄锡全老师、门艺老师等先后发言,报告人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11月6日上午进行了“甲骨组”第三场、第四场分组报告。
· 第三场 ·
“甲骨组”第三场分组报告由方稚松老师和袁伦强老师主持,6位学者就提交大会的论文做了精彩的发言:
毛志刚《关于甲骨文四方风名“曰”字刻辞的补释——兼议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的问题》
毛老师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四方风名刻辞的断句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认为甲骨文四方风名“曰”字刻辞中“曰”字短语是动宾短语作定语后置的用法,“帝(禘)于某方曰某风曰某”当断句为“帝(禘)于某方曰某、风曰某”,其中方神、风神均为祭祀的对象。毛老师还讨论了上古汉语中定语后置的用法,对《尚书·尧典》中“分命(或申命)某宅某方曰某”的断句进行了讨论。
刘风华《出组定型化成组卜辞初探》
刘老师列举了出组、历组所见非定型化成组卜辞,出组、历组、无名组所见成熟的定型化成组卜辞,通过对比指出,出组定型化成组卜辞存在如下特征:(1)出组所见定型化成组卜辞占比较小,与历组一致,迥别于无名组;(2)出组所见定型化成组卜辞与无名组相比尚不成熟,同历组,迥别于无名组;(3)出组所见定型化成组卜辞同版内容驳杂,同历组,迥别于无名组。
刘影《甲骨卜辞中的祭祀对象“保”》
刘老师研究了甲骨卜辞中作为祭祀对象的“保”,她从已知的商代宗庙制度及高度相似的文例进行分析和比照,指出“保”或可能是“多兄”之一,大概率是妇好所出,其示主被设置在母辛的宗庙中,经常与母辛一起接受祭祀。
郑继娥《商代甲骨文金文中“用”字用法对比研究》
郑老师全面考察了商代甲骨文、金文中“用”的用法,指出二者差异较大:甲骨文“用”为动词,商代金文“用”多为介词;“用”后的宾语,甲骨文多用具体名词,而金文“用”一般没有宾语;共现的动词方面,甲骨文多为祭祀义动词,而金文多为制造义动词。还指出二者存在差异很可能是载体、语境的不同所致,“用”在商代语言中可能已经具有语法化的趋势。
门艺《无名组缀合一例及相关问题》
门老师揭示了一版新缀甲骨:《合》30050+(《合》27281+《合》26980),并对其上的卜辞进行了说解。还对何组、无名组中一个常见卜辞习语“
”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此处“
”的意义大致为“相反”,“
”则是一个中心动词,训为“理”,可以用“做”来理解,即做第一卜所述。“
”整体表示“反着做”,与跟它构成一组的正面卜辞构成对贞关系。门老师还讨论了商代占卜的系统性的问题。
赵鹏《从胛骨钻凿布局再谈师组、宾组、历组卜辞的关系》
赵老师通过对师组、宾组、历组卜辞钻凿布局的类型学研究,从钻凿布局视角提出师组与历组卜辞的关系十分密切,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师组与宾组的关系稍远,不排除宾组是武丁中期以后另外建立的一支新的占卜机构的可能性。
在自由讨论环节,刘风华老师、赵鹏老师和李发老师等就会议报告内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者们积极讨论,氛围活跃。
· 第四场 ·
“甲骨组”第四场分组报告由莫伯峰老师和刘风华老师主持,6位学者就提交大会的论文做了精彩的发言:
彭裕商《释“藻”》
彭老师认为甲骨文“
”应为“藻”字的象形初文,其字形象水草的长枝条在水中随水弯曲而下有根之形。他还指出甲骨文“
”字从藻声,下面的“口”乃区别符号,“今
”的“
”宜读为朝暮之“朝”;“
”当分析为从戈、
(藻)省声,在甲骨文中为诛灭之意,相当于古书中的“剿”“翦”等字;“
”当分析为从夊、藻声,读“遭”可信。
方稚松《谈甲骨文中的“
”的一种异体》
方老师指出《合集》20354的“
”正是“
”(
邑)这一合文中“
”的单见写法,“
”当释为“
”的一种异体。他还指出“
”上部所从之“□”非“丁”字,乃是学者所说象宗庙类的四合院建筑之形,与一般“
”所从的亯可以看作意符之换用。方老师还对早期文字中填实与勾勒的现象及相关字形进行了讨论。
周忠兵《一版甲骨新缀及相关问题研究》
周老师据一版新缀甲骨:《甲》2591+《甲》2799+《甲》2777+《北美》42,确证旧所不能确释的“
”(《甲》2591)即“祝”字缺刻上部口形的横画。还据《北美》42所录清晰照片纠正了以往学界对其上两个文字的误摹误释,指出“
”左侧为“夗”,右下为“目”,旧释“莫”不确,应是“
”“
”之异体;“
”字倒刻,应是“
”之异体。
郭仕超《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复音词研究》
郭老师以《旅藏》中复音词为切入点,从复音词的界定标准、表达内容、构造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甲骨文不仅有复音词,且不止一类,但甲骨文复合词仍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不少结构松散的复音结构由于经常连用而凝固成词,反映了词汇复音化的进程。
王森《试论黄组卜辞十祀征人方发生在武乙时期》
王老师从字体特征和卜辞内容两个主要方面对黄组卜辞中所记录的十祀征人方发生的具体时期进行了考证,指出过去讨论颇多的“十祀征人方”事件发生在武乙时期,商代末期至少发生过三次征人方的战争,过去学者把这三次征人方材料混为一谈是不科学的。
张军涛《一则新缀卜甲所见武丁时期的灾害》
张老师通过对一版新缀甲骨的形制、释文及卜辞刻写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复原出商代武丁时期五月狂风暴雨和六月蝗灾的史实,并连带讨论了此版缀合的“刮削重刻”现象。张老师还指出新缀为殷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殷商自然灾害研究弥足珍贵。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对前面六位学者的报告展开了积极讨论,韩文博老师、方稚松老师、莫伯峰老师、彭裕商老师、刘风华老师、李发老师、赵鹏老师、刘源老师、门艺老师和张军涛老师等人先后发言。
11月6日下午进行了“甲骨组”第五场分组报告。
· 第五场 ·
“甲骨组”第五场分组报告由刘影老师和刘云老师主持,5位学者就提交大会的论文做了精彩的发言:
刘源《试论甲骨文是殷代正规文字的一种变体》
刘老师认为刻写的甲骨文为殷代正规文字的变体,并从“模仿正规文字契刻的甲骨文”“各组类甲骨卜辞与殷代正规文字的关系”和“研究甲骨文字形要尽量结合金文等正体”三个方面讨论,指出研究考察卜辞各类组字体时要注意其与正体的关系,且要尽量结合金文等正体来研究。
莫伯峰《从不对称否定看卜辞中“惠”和“惟”的词义差别》
莫老师对卜辞常见的“惠”和“惟”的用法进行了语言学的研究,指出卜辞“惠”的词义类似于“就是、必须是”,表一种强烈的肯定语气和判断语气。而“惟”的词义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可以与“不”形成对称否定,词义类似于“只是,仅是”,表示一般程度的肯定语气和判断语气;另一类只存在用“勿”来否定的“惟”,没有肯定形式,“勿惟”词义类似于“绝不是、绝非”,表一种强烈的否定语气。
邓飞《甲骨文“首祀”补考》
邓老师从语音、语境和语义、历法谱系、“口”形的类型学考察、首祀专名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商代甲金文中的“口祀”不是“廿祀”,也不是“曰祀”,而是“首祀”,“口”形属于“首”的勾勒头部轮廓的简写形体类型。
韩文博《新见宾二、出一同文卜辞及相关问题研究》
韩老师利用新发现的几组宾、出同文卜辞进行整理,结合出一类的出土坑位、伴出卜辞、埋藏环境,以及甲骨卜辞中的特殊辞例和卜辞间人物的联系,认为出一类卜辞的年代上限应在武丁晚期,出一类与宾二类共存的时段为武丁末期而非祖庚初期。
袁伦强《释甲骨文“监”“觞”》
袁老师通过对照几种不同的拓本,将《合》3868反的残字“
”摹作“
”,释为“监”字的异体;认为卜辞中的“
”字左侧的“丂”形即“杖”字的象形初文,在此字中充当声符,“
”当释为“觞”,金文写作“
”等形体的“觞”即来源于此。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孙亚冰老师、邓飞老师、刘影老师、袁伦强老师、郑继娥老师、毛志刚老师、刘云老师等就会议报告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本研讨纪要经袁伦强老师修改,参会专家审阅,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