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晚7点至9点30分,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学行堂名家讲座(传世文献系列讲座)第三讲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立军教授,讲座题目为“古籍印刷用字的整理与规范”。文献所副所长王化平教授主持讲座,另有200余位网友在线旁听。
王教授首先讲述了“汉字字际关系的复杂性”,他从共时、历时、构形、职用四个层面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析,介绍了异写字、异构字、传承字、隶定字、正异字、分化字等概念,同时又对汉字构形历时演化与职用分合的复杂关系进行了阐述。
其次,王教授对“汉字字形现实运用的混乱”问题的成因进行论述,认为主要包括以下缘由:相关标准的不统一;新旧字形造成的混乱;国际编码字符造成的混乱;大陆、香港、台湾字形存在差异;现行字库字形不统一。
然后,讲座又从“《通用规范汉字表》有关繁体字问题的处理原则”角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繁简对应关系的处理、《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待类推简化的态度等方面展开介绍。
接下来,王教授从研制背景、意义、总体目标、核心理念等角度,对“《古籍印刷通用字字形表》研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强调《古籍字表》研制的总体理念是以新型的汉字发展理论和汉字规范理论为指导,科学处理汉字应用的复杂性和汉字构形的系统性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纵向沟通(古今沟通)和横向沟通(两岸四地沟通)兼顾,力求从海量的古籍用字材料中梳理出一个既科学规范,又清晰适用的古籍印刷通用字集。
随后,王教授又介绍了“《古籍印刷通用字字形表》重大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古籍印刷用字的收字及制表原则、古籍印刷用字的字形认同原则、古籍印刷用字的主形选取原则、《古籍印刷通用字部首表》对部首的微调等问题逐一讲解。
在讲座讨论环节,多位现场与线上听众就《古籍字表》的字形取舍理据、书法与文字规范、部件字形的规范、相关文字输入法等问题与王立军教授进行了积极交流,王教授细致地解答了有关疑问。
最后,文献所所长孟蓬生教授总结本次讲座,指出“古籍印刷字的整理与规范”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针对性、及时性、前瞻性等价值,意义非凡,并对王立军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