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会议|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综合组研讨纪要
时间:2022年11月13日 21:05   作者: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5日至6日,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和西南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在线上隆重举行。“综合组”进行分组报告5场,宣读论文26篇,其中战国文字研究涉及除简帛以外的玺印、玉石、盟书、货币、陶文、漆盘等门类,秦汉文字研究以简牍为主,涉及里耶秦简、岳麓秦简、西北汉简、马王堆简帛、海昏侯汉简、东汉镜铭、镇墓铭文等材料,另外还包括对传抄古文、传世文字、古书校读以及学术史等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一场

11月5日进行了两场分组报告会。

综合组第一场报告会由山东大学侯乃峰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汤志彪老师主持。湖南大学李洪财老师、吉林外国语大学方勇老师、南京大学魏宜辉老师、东北师范大学白军鹏老师、复旦大学张传官老师、吉林大学王强老师分别作了报告。

李洪财《秦汉简牍研读札记》

李洪财老师分别从缀合与释读两个方面对几批秦汉简牍进行了研究,认为里耶秦简一四二四与二二四三可以缀合、里耶秦简八五八与一八三八背可以缀合,岳麓秦简肆1230简中的“望”后并无“日”,原释文误衍“日”字;肩水金关汉简73EJT21:270中,“久左脾”的意思就是在大腿处烙印;肩水金关汉简73EJF2:34中,

当释为“杀”,

图片当释为“悲”。

方勇《读阜阳汉简〈万物〉札记三则》

方勇老师认为W019简中的“貆”应为獾,“貆膏”就是獾油,可以补中益气,润肤生肌,解毒消肿;W026简中据反印文补出的“□莫盗之”当包括“□莫”与“盗”两味药材,“□莫”很可能就是帛书“橐莫”一词,即莲蓬草的别名“橐吾”,而“盗”可能是“桃”的假借,两位药材主治感冒,与后文“濞”的症状相合;W044简中的“譮”可读为“哕”,指因胃气不顺而打嗝。

魏宜辉《肩水金关汉简人名考析(六题)》

魏宜辉老师指出肩水金关汉简73EJT37:750中作为人名的“汙虏”当读作“获虏”;73EJT24:138中作为人名的“彭助”当读作“彭祖”;73EJT22:80中双字名“满願”的取义与“满意”相当;73EJT27:48中的人名“湛舒”可能读作“徵舒”;73EJT30:10中的人名“焉息”可能读作“安息”;73EJT37:1101中的人名“毋房”当读作“毋妨”。

白军鹏《西北汉简书写讹误现象考察》

白军鹏老师对西北汉简中的讹字与误字进行了分类考察,关注了西北汉简中的“不成字”现象,认为简牍帛书中的讹误字对传世文献的校勘有着重要的价值。

张传官《汉简牍〈苍颉篇〉校读零札》

报告分汉牍本文字改释、汉牍本与旧简本异文辨析、据汉牍本改释旧简本文字三个方面,结合新见汉代木牍本《仓颉篇》对此前出土汉代简牍《苍颉篇》进行了校读。

王强《释马王堆汉墓遣策中的量词“括”》

王强老师重点讨论了马王堆一号墓、三号墓遣策中那些过去被隶定为从耳从古的字,指出该字的右旁应看作是

图片旁的讹写,该字当是“聒”的讹体,在简文中或可读作括,作“动状集体量词”使用。

自由讨论环节中,白军鹏老师首先就肩水金关汉简73EJT21:270中“騧”后的未释字“

图片”向李洪财老师请教,指出该字形除了可释作“插”,是否还有释作从扌从垂的可能。李洪财老师表示此字意义与“束”相关,整句意义为“束马尾”,这和西汉不同时期字形变化有关,并援引肩水金关汉简作为补充。李老师同时提到他的博士论文中有对于错字、讹字的讨论,因为汉代处于隶变时期,有许多不规范字形写法,用后世俗字的眼光看来是不能算作讹误的。林志强老师继而向白军鹏老师请教:“

亥”字下面的“火”是否可看作隶书的草写;汉简中“王”“玉”讹混的现象该如何对待。白军鹏老师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李洪财老师也表示汉碑中保存有大量古文字写法,可以作为补充。针对学者们对“焉息”问题的疑问,魏宜辉老师称因有安宁平静的意思,“焉息”更有可能是一个地名,作为人名在汉简中也出现过。从用字层面考虑,“焉”通“安”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焉息”“安息”也可能是两个人名,二者各有其来源。针对侯乃峰老师对“毋房”的疑问,魏宜辉老师回应称,“毋房”多出现在玺印文字中。

第二场

综合组第二场报告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方勇老师和福建师范大学刘伟浠老师主持。吉林大学刘钊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李锐老师、重庆大学张帆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汤志彪老师、中国美术学院段凯老师分别作了报告。

刘钊《汉简零拾(二则)》

刘钊老师探讨了肩水金关所出命名为“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三枚木牍中的人名“可置”,以及居延甲渠候官(A8破城子)所出居延新简中的“故候官”与“故鄣”,认为“可置”当为卒史之名,“故候官”与“故鄣”当是建武八年连续屯戍活动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戍人对A8甲渠候官遗址和甲渠塞的称呼。

李锐、张帆:《〈老子〉校读零札》

报告利用出土《老子》文献对今本《老子》中“谷神不死”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等语句做了校读。

汤志彪:《释温县盟书的“

图片”字兼论盟书盟主和年代》

汤志彪老师认为过去将温县盟书的盟主定为韩烈侯“緅”的看法是有问题的,与盟主姓名有关的“

图片”字似可隶作“

图片”,可能是韩武子的字。又从语义、盟辞和历法等方面论证,认为温县盟书盟主当是韩武子启章。其中书写有“十五年,十二月乙未,朔”的盟书绝对年代应是公元前410年。

段凯:《释“龀”》

段凯老师的报告通过梳理字书中的《说文》异文、中古反切以及传抄古文,从《经典释文》所记“龀”字又音“勑谨”、“耻问”二切出发,结合出土古文字材料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龀”字中古反切有舌音和齿音两读的原因。认为“龀”并非从“七”并以之为声,而应从“颠”字初文、《说文》“殄”字古文“

”得声,是个形声兼会意字。因隶楷阶段“

”“七”形近混同,后世乃有“龀”字从“七”之说。

自由讨论环节中,李洪财老师首先向段凯老师请教:报告中所提到的清华十《四时》第1简中的“

”以及“龀”字,是否可以考虑从十?段凯老师认为《四时》此字尚难确定,应该与后面的“

”字以及整句文意综合考虑。而“龀”字应该无法从“十”,从语音角度来看,相距较远。

第三场

11月6日进行了三场分组报告会。

综合组第三场报告会由台湾暨南国际大学陈美兰老师和华南师范大学商艳涛老师主持。武汉大学萧毅老师、山东大学侯乃峰老师、江苏师范大学李桂森老师和刘洪涛老师、河北大学张振谦老师、中山大学徐俊刚老师、郑州轻工业大学刘秋瑞老师分别作了报告。

萧毅《武汉博物馆藏东汉〈硕人〉镜校读一则》

文章指出,铭文中与今本《毛诗》作“镳镳”对应的两个字可释为“

图片”。秦汉文字所从“鹿”形极简者与镜文近似,并且后世字书中“

图片”有俗字从鹿作“

图片”。“

图片”“鑣”同为“麃”声,自可通假。

侯乃峰《释邾国陶文的“肰”字》

文章认为邾国故城遗址出土的战国陶文中“

图片”系列之字上部所从为“犬”,下从“肉”旁,应当释为“肰”,后来分化出“然”字。此字在齐系文字中目前几乎找不到完全一致的写法。所此“犬”旁应当属于鲁邾滕一系的文字,甚至是邾国文字特有的写法,故与齐系文字主流(齐莒一系文字)的“犬”字旁写法有些差别。此“

图片(肰)”字大概也是作陶器者之私名。

李桂森、刘洪涛《〈匋鉨室藏古玺印选〉释文补正》

报告补正了《匋鉨室藏古玺印选》八条释文,如“(戕-庄)王族鉨”中的“

图片”等字、“东

图片(就)之鉨”中的“

图片”和“东就”等字、“

图片(鞭-偏)车守”中的“

图片”等字、“

图片(合-合)阳㐭(廪)

图片(胖-半)中的“

图片”“

”等字。

张振谦《“㲻月”小考》

张振谦老师对齐国“大市㲻月”陶文做了考释,认为陶文中的“㲻”字即“溺”“尿”的异体字,本义当为小便之尿字。齐陶文“㲻月”当为齐月名,即“溺月”或“尿月”,月份或与日常生活中的便溺有关。

徐俊刚《战国货币地名考辨二则》

徐俊刚老师结合历史记载、战国文字通假现象和用字习惯、战国货币的形制特点等因素,辨析了两例战国货币记录的地名及相关问题。第一例是《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2476号著录的三孔布正面币文“

图片”,徐俊刚主张当释为“雁即”,读为“安次”;第二例是黄锡全先生曾经公布并考释的一枚圆钱币文“環

图片”,当逆时针读为“

图片環”,“

图片環”即“

图片县”。

刘秋瑞《新出韩国陶文考释》

刘秋瑞老师对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中国银行新郑支行基建工地的十方战国时期韩国陶器铭文进行了整理,并结合已发表的出土材料对陶文的释读提出了新的意见。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侯乃峰老师为刘秋瑞老师《新出韩国陶文考释》提供陶文、战国文字等不同角度的材料作为思路,认为此二字是一字的分化。刘秋瑞老师对其论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补充。商艳涛老师也对刘秋瑞老师的观点进行了拓展,并表示新材料的发掘对古文字研究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考释方面。同时,商艳涛老师与张振谦老师就齐国月名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这对了解齐国文化有较大帮助。李洪财老师对于萧毅老师的报告提出看法,认为“耕”与其讹俗字的偏旁都有表示农业生产的意义,可以通用。李洪财老师带着“‘脊’是否有可能从‘亦’”的疑问向侯乃峰老师请教,侯老师表示“脊”和“亦”在陶文中字形差异较大,“脊”和“朿”在汉隶中写法接近,有可能包含变形音化的因素。刘洪涛老师认为此问题可以联系“迹”字进行考虑,并从声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场

综合组第四场报告会由东北师范大学赵岩老师和南京大学魏宜辉老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林志强老师、福建师范大学刘伟浠老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陈美兰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商艳涛老师、故宫博物院杨安老师分别作了报告。

林志强《传抄古文特例浅说(一)》

林志强老师对壹、天、帝、礼、祖这些在传抄古文分类新编与源流疏证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字例进行了考释。指出“壹”字属于古文隶定的问题。以“气”为“天”,以“上”为“帝”,以“匕(妣)”为“祖”,即使是错误的字词关系,也反映了古人的认识问题,反映了古人的观念思想,更是体现传抄古文同义换用的用字特点。以“

图片”为“礼”,反映的是偏旁通用的问题;而以“

图片”为“礼”,则是正俗和通假的问题;以“

图片”为“祖”,只见于特殊文本,突出了传抄古文用字的特殊性。

刘伟浠《〈篆隶万象名义〉“

图片,申字”新证》

刘伟浠老师认为《篆隶万象名义》所收“

图片”字很可能属于传抄古文,但是空海漏注了“古文”二字。“

图片”的形体不仅与“塵”的古文形体“

图片”下部所从之形接近,也是楚简“

图片”的声符“

图片”之讹体。《名义》以“申”字为注,实出古文,“申”与“

图片”古音很近,“

图片”与“申”声字在楚简中有通用之例。

陈美兰《说叉——兼谈衣物疏几种发饰》

陈美兰老师对于《说文》“叉,手指相错也”提出质疑,并针对“叉”字字源,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考察,认为李守奎先生指出“叉”字可能是叉子之象形字,应是可从的。继而针对衣物疏中几个表示发钗义的异写:叉、钗、杈、扠,讨论形声字产生途径,若以《说文》为本义,则钗、杈、扠三字乃是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注意符,若本义采“叉”为叉子的象形,上述三字则是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此外,也通过对墓葬器物的统计与文献记载的梳理,对衣物疏中常见发饰如“钗、簪、导”的性别使用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

商艳涛《汉字古今关系说略——以“其”“箕”异体来源为例》

商艳涛老师梳理了“其”“箕”的字形演变,并依次考索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其”“箕”各异体的来源,指出“其”“箕”的大多数异体字都与先秦古文字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不能将先秦古文字与后世汉字(近现代)对立起来。

杨安《新见唐兰先生遗墨与〈名始〉创作思路探微》

杨安老师介绍了一批新见的唐兰先生学术笔记手稿,指出手稿所包含的《唐立庵先生遗墨》册页中类似字书的内容应是唐兰先生在编辑《名始》前的试验之作,从中可以看出唐兰先生《名始》创作的思路,即以“自然分类法”为分类标准,以最古字形作为字头,下列说解,包括字书、文献以及学界对该字形的考证,最后列出古文字字形以及词例。

自由讨论环节中,针对杨安老师汇报中说刘洪涛老师是根据纸张判断《文始》的年代,刘老师回应说,他是根据《古文字学导论自序》,另外还有唐兰字体的前后不同,主要根据不是纸张。

第五场

综合组第五场报告会由湖南大学李洪财老师和复旦大学张传官老师主持。河北大学徐世权老师、东北师范大学赵岩老师、西南大学王化平老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一致老师、西南大学郑邦宏老师分别做了汇报。

徐世权《秦云中郡始置时间考辨》

徐世权老师认为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秦始置云中郡的时间作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可能是错误的,《水经注》可能在传抄、刊刻和后世整理过程中发生了“三”与“五”的字形讹混。云中郡的始置时间当为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

赵岩《“卖买”合文与两则汉律的解读》

赵岩老师对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67号简与胡家草场M12号汉墓出土汉律1389号简所见两条汉律条文中的“不当卖而和为人卖=者”进行了考释,指出“卖=”当是“卖买”合文,这样释读能更好地疏通句意。

王化平《简帛金石所见〈周易〉卦名异文》

王化平老师讨论了简帛金石材料中出现的卦名异文,认为这些卦名可分为《周易》系与非《周易》系,两系对一些卦义理解的差别有时会表现在卦名上,因此不可援引非《周易》系的卦名异文来解释《周易》卦爻辞。从王家台秦墓“易占”简、《周易》卦爻辞的系统性看,卦名是古代数术领域内的一种公共知识,《周易》卦爻辞很多要晚于卦名出现,是依傍卦名创作出来的,而非卜筮记录。

高一致《试说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的“四夬”和“多气”》

高一致老师指出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的“夬”当读“決”为宜,帛书多以水为喻来指称马匹头部具体部位,“決”与此相类,疑是藉助流水冲击态势来比拟马眼附近肌肉形态的一种特殊称谓;帛书中多见的“前后之夬(決)”应指马眼前、后的肌肉而非经脉,“四夬(決)”就是马眼部上下、前后的四块肌肉。《相马经》中的“气”与“多气”正是古代流行的万物禀气说的具体体现,“气”属于相术中与外在“形”对应的内在规律,“多气”指马匹所稟受之气渥足,代表着马身体强健、长寿,是良马的重要特征之一;理解了“气”与“多气”,有助于加深对《汉书·艺文志》“形法类”题解所谓“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的认识。

郑邦宏《释汉代文字中的“玪”》

郑邦宏老师通过梳理“今”字(旁)的演变脉络,并结合辞例分析,指出汉代刑徒砖文中过去被释为“珍”的字应当释为“玪”,该字出现年代相对较晚。

自由讨论环节中,有与会者提出“卖买”合文使用的合文符称作替代符是否更准确的问题,张传官老师对“合文符”“重文符”“替代符”的区别进行了辨析,赞同赵岩老师将所讨论的符号定性为合文符,并提示可补充论说先秦及秦汉时期文献中大量存在“卖”“买”连用的情况。王化平老师提出“和为人卖买”行为中的卖者是否是中介,针对这一问题赵岩老师对卖者与被卖者的关系、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张传官老师赞同郑邦宏老师文章的主要结论,但对其中一例出土文献的释读提供了不同的看法;李洪财老师也作了补充,并认为研究中需要考察字形的区别是个例还是共例,并从语音的角度与郑邦宏老师进行了探讨。

本研讨纪要经文献所博士生孙可寒同学和王化平老师修改,参会专家审阅,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