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出土文献文库 > 简帛研究 > 正文
【首】讀書班 |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2019.10.21)
时间:2019年11月09日 19:14   作者: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讀書班 安大簡《詩經》讀書班討論紀要(2019.10.21).pdf

10月21日圍繞《蒹葭》篇展開討論,音韻學方面涉及了“葭”、“苦”兩字的關係,訓詁學方面討論了“宛在水中央”之“宛”字和“道阻且躋”之“躋”字的釋義問題,文獻學方面則討論了一處重文符號和抄寫中的遺漏。

一、音韵学

安大簡整理者認爲“苦”(溪紐魚部)、“葭”(見紐魚部)二字音近相通,指出《史記·宋微子世家》“子共公瑕立”之共公名“瑕”,《春秋》三傳作“固”是類似的情形。

王弘治認爲:“葭讀苦,音雖近,但從詞族角度來說,葭、蘆(*kʔra/ʔra)一物二名,現在一讀入一等,跟蘆的音義關係反而遠了。”一等和二等相混出於無奈,是因為中古見母麻二的字似乎只有“加”、“叚”兩個諧聲系,不从叚聲就很難在魚部找同音備選聲符。譚樊馬克提到“嘏”是“古”的分化字,古、叚都是聲符,該字有古、假兩音,對應中古的一等和二等。而“賈”也有古、假兩音,“商賈”的“賈”分化出“沽”、“酤”是一等字,“價”是二等字。施向東指出:“苦从古聲,葭从叚聲,古與叚皆見母魚部,但有一、二等的不同,而苦與葭又有聲母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安大簡《詩經》用字中,這種讀音微別的通假大量存在。如《關雎》以疋爲雎,疋爲莊組的生母字,雎爲精組的清母字,兩字雖同爲魚部字,而且上古莊組歸精,但是還有擦音和塞擦音之不同。照高本漢和李方桂的說法,兩者很難相通,但是安大簡相通的用例很多。看來上古諧聲、通假的理論要與時俱進、適當修改。”孟蓬生接著指出:“應該根據事實修正理論,而不應該根據理論否定事實,無論是在上古音研究還是詞源研究中,都必須藉助中古音,但不能簡單地往上推,而應該從系統出發綜合考慮(記錄者按:可參閱孟蓬生《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50頁)。”

二、訓詁學

1.“蘆”的釋義

蔡英傑指出“苦”的本義是苦菜,可能是山苦蕒、敗醬草,簡文“苦”借作“葭”應當是音近通假,沒有語義聯繫。程羽黑指出葭是蘆苗,不是蘆。王弘治不贊同,認爲“蘆苗”是訓詁上強行區分,“蘆”、“葭”一物,《蒹葭》云“蒹葭蒼蒼,白露爲霜”,其季節蘆葦已經枯黃,不可能是苗。譚樊馬克提到“蘆葭”、“葭蘆”雙音詞在現代地名中尚有保留,四川省簡陽市有蘆葭鎮,陝西省佳縣原名葭縣,縣城佳蘆鎮原名葭蘆鎮,則“蘆”、“葭”應該區別不大。程羽黑說:“《蒹葭》一詩,通常解讀有誤。‘蒹葭蒼蒼’即‘蘆苗青青’。‘蒹葭蒼蒼’與‘白露爲霜’分寫春秋兩季,意爲經歷春秋,伊人仍杳不可得。”劉洪濤說:“無論原來怎麼解釋,這裏就是渾言不別吧,沒那麼複雜。”

2.“宛”的釋義

蔡英傑認爲:“宛,仿佛,好像。似有若無,恍惚迷離。”呂珍玉引《鄭箋》“宛,坐見貌”,認爲意思很難瞭解,但今天說“音容宛在”、“典範宛在”,解釋爲“清楚在”、“猶然在”、“好像在”、“仿佛在”,大概是一種遺存用法。《蒹葭》“宛在水中央”,則是說上下艱辛求索,最終清楚找到伊人,但仍有一水之隔。詩旨在求愛人、賢者、水神、理想等說法,鏡花水月,莫衷一是,不應拘泥於經典詮釋。

3.“躋”的釋義

蔡英傑認爲“躋”是上升義,“道阻且躋”是說道路崎嶇難行,高度也在不斷上升。孟蓬生問:“‘且’作爲連詞,其前後的成分詞性是否要求一致?”蔡英傑回答認爲“阻”和“躋”都是謂詞性成分,“阻”是崎嶇難行義。孟蓬生認爲“道”和“躋(隮)”組合感覺有點生硬。蔡英傑說,詩和散文的語言有所不同,往往挑選一些關鍵字眼。

王寧認爲“阻”是險阻,表示障礙多難行,段玉裁說“升降皆曰躋”,應該也是崎嶇義,表示路面高低不平而難行。孟蓬生指出“升降皆曰躋”是指在典籍裏有時訓“升”有時訓“降”(如“顛隮”之“隮”),並非同一句話中“躋”可以有升降兩個意思。段注“按升降同謂之躋,猶治亂同謂之亂”,“亂”要麼訓“治”要麼訓“亂”,不可能既訓“治”又訓“亂”。“躋”的“升”、“降”兩義同理。王化平指出《詩經》中“躋”多用升義、進義,這裏也是用作升相關的義項,《漢語大詞典》說是“高而陡”。孟蓬生認爲《漢語大詞典》這一釋義的“躋”是形容詞,這是義訓體現詞義的例子。王化平也認爲是形容詞。程羽黑認爲“躋”從動詞變爲形容詞可參考“擠”,如“人很擠”。

王化平查閱《經籍纂詁》和《故訓彙纂》,“躋”有三個主要義項:升、登、墜。“高而陡”這一義項不見於《故訓彙纂》。蔡英傑認爲“高而陡”可能是編者的臆測。孟蓬生認爲因聲求義的辦法可以解決,至於臆測,王氏父子“臆測”的也很多,沒什麼不可。如“終、眾”訓“既”,“終風且暴”即“既風且暴”,根據語法化理論,虛詞“終”、“既”來源實詞“終”、“既”,但其意義發生了變化。董珊指出金文辭例已有“終……且……”,寧鎮疆認爲形容鐘聲的“中翰且揚”也是這類,足見高郵王氏的功力。

三、文獻學

1.“

”、“

”的形義

簡文“道

”、“道

”,“

”、“

”下有重文符〓。整理者認爲視作“

”或“

”,讀作“阻且”。趙彤認爲重文符當視作合文符,“

(阻)”中包含了“

(且)”,並提到胡敕瑞有類似看法。

2.簡本抄寫中的遺漏

簡本缺第二章最後一句(記錄者按:“宛在水中泜”)和第三章前五句(記錄者按:“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汜,溯洄從之”),整理者認爲“是抄者疏漏,還是所據原抄本問題,不得而知”。王化平認爲從篇章結構和最末一章的押韻看,無論抄者疏漏抑或原抄本有問題,都說明安大簡此處有遺漏。

執筆:譚樊馬克

審覈:王化平

終審:孟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