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讀書班 _ 安大簡《詩經》討論紀要 (2019.10.16).pdf
10月16日探討安大簡《詩經·江有汜》,主要討論了“
”與“嘯(歗)”這對異文所反映的來母字與心母字的關係問題,以及“其”“歸”的意義問題。
一、音韵学
孟蓬生認爲“嘯(歗)”“
”這對異文給見母、明母、來母、心母諧聲的現象又增加了一個平行例證:
棘(㯤,見) 麥(明) 來(來) 嗇(心)
㪻(見) 蠻(明) 孿(來) 㝈(心)
膠(見) 繆(明) 蓼(來)
(心)
並指出:“各家對‘嘯(歗)’的擬音中僅潘悟云先生加了[l](喻四字的上古擬音),反映出該字跟次濁音相通的情形。喻母來母同爲次濁音,‘嘯(歗)’‘
’異文,對潘先生擬音是個有利的證據。”譚樊馬克補充:“視‘
’爲心母字‘歗’的異體,是能遵守這個序列的。‘
’如讀‘嘐’,許交切,曉母和心母的尖團轉化就很多了,像宣和喧、戌和烕(許劣切)。”
楊軍認爲:“來母、曉母、心母的交替恐與送氣或清化的邊音關係更大,‘尖團’是後世[k]組和[ts]組聲母顎化,是否分[ts]組和[tɕ]組,如都變[tɕ]組是不分尖團,這概念不好說明別的音變。據已知的音變,導致變化最重要的是介音。”譚樊馬克認爲:“如果從歷時層面來看,聲母韻母的分化可以因爲介音。但從共時層面來看,也許就是聲符記錄韻母,聲母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則,體現某些功能。”
孟蓬生指出:“聲韻變化皆有規則的,只是目前我們未必能夠探明。”並強調:“諧聲現象比較複雜,如何利用諧聲研究上古音大家分歧很大,但當務之急是綜合運用多種材料,盡可能把諧聲序列疏理出來,爲大家提供有用的資料,避免根據部分材料得出盲人摸象式的結論,所以我提倡全息音韻學。”
二、训诂学
董珊指出:“‘不我以,其後也悔’。安大簡《詩經·江有汜》無‘其’字。此‘其’非指代之子,乃是表語氣的將、會,傳本皆補出這個‘其’字,三章‘其’字皆應統一解釋。”
就詩中“之子於歸”之“歸”孟蓬生指出:“‘歸’字的意義有兩說,《鄭箋》:‘婦人謂嫁曰歸。’方玉潤《詩經原始》:‘歸也者,還歸之歸,非于歸之歸。’此詩異文對鄭說有利。”
執筆:李 蓉
審覈:王化平
終審:孟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