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毛远明教授 > 正文
缅怀毛远明教授
发布时间: 2017-04-26 14:5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40

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毛远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3月23日10点零1分在成都华西医院逝世,享年69岁。

毛远明教授,1949年1月生于四川简阳,1982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到阿坝师专中文系工作。1987年结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史助教进修班,1997年调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工作。曾任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为中国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中国训诂学会会员,重庆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毛远明教授主要致力于碑刻文献整理、古籍整理、古汉语词汇和碑刻异体字研究,在汉魏六朝碑刻整理和碑刻异体字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主持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曾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相关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人材。毛远明教授学风严谨,为人坦诚谦虚。他的逝世是语言文史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对他的去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一、科研项目

独立承担19项,纵向主持13项,横向主持2项,主研4项:

1、独立,四川省教委“八五”社科项目“春秋左传义证”,1990年,已结题;

2、独立,教育部古委会社科项目“汉魏六朝石刻校注”,2000年,已结题;

3、独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魏六朝石刻词汇研究”,2001年,已结题;

4、独立,教育部古委会社科项目“唐代石刻校注”,2004年,已结题;

5、独立,重庆市重大社科研究项目“重庆碑刻整理与研究”,2005年,已结题;

6、独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2006年,已结题;

7、主研,国家教委“八五”课题“先秦汉语词汇研究”,1993年,已结题;

8、主研,国家社科课题《金瓶梅语言研究》2001年,已结题;

9、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2001年,已结题;

10、主持,《明史今译》(横向课题),1999年-2001年,已结题;

11、主持,《中华文化世家·巴蜀卷》,1998年-1999年,已结题;

12、主研,2010年教育部重大项目《基于出土文献语料库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字与文化研究》子项目《魏晋南北朝文字与文化研究》(2009JJD740009),在研;

13、主持,2010年教育部社科专项委托重点项目“《儒藏》(精华编)经部礼类礼记之属7种”(10JFRZZ005),已结题;

14、独立,2010年教育部古委会项目《唐代石刻校注续编》(2010094),在研;

15、独立,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魏晋南北朝汉字史研究》(10YJA740072),已结题;

16、独立,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石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11XYY001),在研;

17、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隋唐石刻文献语料库建设》(11JJD740013),在研;

18、主持,2011年新立项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石刻文字的搜集与整理》(GAPP-ZDKJ-ZK/08),在研;

19、独立,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发展通史》子项目《魏晋南北朝汉字史》,在研。

二、专著

共出版专著14部,其中独立完成8部,主编6部:

1、《左传词汇研究》,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独立;

2、《训诂学新编》,巴蜀书社,2001年,独立;

3、《语文辞书补正》,巴蜀书社,2002年,独立;

4、《历代帝王将相诗选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年,主编;

5、《中华文化世家·巴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主编;

6、《古代汉语》,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副主编;

7、《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线装书局,2008,独立;

8、《汉魏六朝碑刻总目提要》,线装书局,2009年,独立;

9、《碑刻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独立;

10、《儒藏》5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编;

11.《儒藏》56-57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主编;

12.《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独立;

13、《新编古代汉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主编;

14、《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上下),中华书局,2014年,独立。

另有4部书稿已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于近期陆续出版:

15、《西南大学新藏墓志集释》,凤凰出版社,即出,独立;

16、《西南大学新藏石刻汇释》,中华书局,即出,独立;

17、《汉魏六朝碑刻集释》,中华书局,已交稿,独立;

18、《历代石刻总目提要(汉至五代)》(获得2017年国家出版资助),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独立。

三、论文

发表论文100余篇,下面仅列主要篇目:

1、《诗毛传》的汉语词法观念,《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2、《辞源》训释术语商榷,《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3、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完成时代,《语文月刊》1990年第11、12期;

4、帛书《老子》和通行本的文字差异,《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5、《辞源》(修订本)献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6、“何施之为”的结构分析,《语文月刊》1993年第8期;

7、《辞源》订误四则,《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

8、读《汉语大字典管见》,《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释群书述评,《文献》1999年第1期;

10、《汉语大词典》书证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古文尚书撰异》的文献价值,《文献》2000年第2期;

12、“席彖”而非“谢篆”辨,《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3、汉碑用韵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音韵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14、《史记》田完、赵衰、赵盾谥辨正,《文献》2001年第3期;

15、论《左传》姓氏名号,《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

16、释四川方言词“老革”,《方言》2001年第3期;

17、纳西哥巴文性质再认识,《国际东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8、读汉魏六朝碑刻札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9、《汉语大字典》多音字处理献疑,《语文研究》2003年第2期;

20、读汉魏六朝碑随笔,《中国训诂学研究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21、《汉语大词典》同形词处理辨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2、汉语文化词语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4年第3期;

23、汉魏六朝碑刻文献语言研究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4、汉魏晋南北朝碑刻同形字举证,《中国文字研究》2005年第1辑;

25、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6、汉魏六朝碑刻中的汉字形旁类化问题,《中国文字研究》2006年第1辑;

27、汉字形旁类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8、四川简阳话程度副词“少”和“非”,《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辑;

29、字词考释两篇?从“息”、“媳”二字看形旁类化对词义的影响,《中国语文》2006年第4期;

30、《元睿墓志》释文校正,《考古》2006年第5期;

31、释“忓恡”,《中国语文》2008年第4期;

32、石本校《庾子山集》二篇,《西安碑林920周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

33、汉字形旁类化对词义的影响,《金秋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34、释“破券”、“破莂”及相关的一群词语,《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

35、碑刻文献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文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6、《辞源》训释词语商榷,《辞源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

37、隋代弘农华阴杨氏家族再考述,《文献》2010年第1期(2/2,通讯作者);

38、试论汉字的理据,《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9、汉字假借性质之历时考察,《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0、碑刻疑难字考释的方法,(韩)《汉字研究》2010年第2辑;

41、汉隶新获景云碑,《重庆书法》2010年第1期;

42、“皃”的俗变考察,《中国语文》2010年第6期(2人合作,排名1);

43、Exer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wavelet to repair and treat with ancient patterns and symbols in stone steles 被《EI》数据库收录(20104913459062),2010年(2/2,通讯作者);

44、汉语词汇的对称分布系统——以性别词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5、释“悬米”,《 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

46、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的时代特征,《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7、湘鄂渝黔传统巫文化的特质及其民族文化背景研究——以“瓦乡话”、土家语、苗语盛行地区为例,《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8、“螺丝揭顶”坟墓葬俗的民俗学研究——以武陵文化区渝东南酉水流域瓦乡话、土家语、苗语地区为例,《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9、碑刻文献研究的历程,《西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50、墓志异名考释,《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51、汉魏六朝碑刻中古文字的遗存,《兰州学刊》2011年第11期;

52、阮元校勘《礼记正义》存在的问题,《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23期;

53、汉字类化研究与碑刻文献整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54、《洛阳新获墓志》唐代墓志释文商榷,《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55、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的几个问题,《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2期;

56、对汉泰语趋向补语和宾语位置关系的认知研究,《西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57、魏晋南北朝汉字的特征及规律,《山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58、论中国古代的帝王崇拜——以长江上游石刻为例,《求索》2013年第4期;

59、唐代墓志五篇误读考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60、典故破解与石刻文字考证,《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3期;

61、汉字源流与汉字研究的新视角 ,《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62、唐代墓志典故误释举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63、“曼”、“夌”构成的一组字的讹变考察,《语言研究》2014年第2期(2/2,通讯作者);

64、从中古碑刻文献看典故词语的生成、结构调整和规范化,《东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2/2,通讯作者);

65、六朝石刻疑难字考释四题,《古汉语研究》2014年第4期(2/2,通讯作者);

66、读汉碑二题,《继承与创新》—庆祝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建立三十周年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67、中国民族古文字碑述略,《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巴蜀书社,2014年10月;

68、“濡轭”而非“濡轨”,《中国语文》2015年第2期(2/2,通讯作者);

69、碑刻文献正读例释,《文献》2015年第4期(2/2,通讯作者);

70、东汉“宣晓”刑徒砖真伪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6期(2/2,通讯作者);

71、“惚”的同形字及各异体关系的历时考察,《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0辑,2015年12月(2/2,通讯作者);

72、唐《山西广化寺三藏无畏不空法师塔记》拓本辨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2/2,通讯作者);

73、三国曹魏《拴驴泉石门铭》考补,《文物》2016年第6期(2/2,通讯作者);

74、再谈“耶耶”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文》2016年第2期(2/2,通讯作者);

75、六朝石刻俗字考释八则,《中国语文》2016年第5期(2/2,通讯作者);

76、唐代墓志行草书误辨举隅,《中国文字研究》2016年第1辑(2/2,通讯作者)。

四、获奖情况

1、1989年,获四川省首届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00年,《左传词汇研究》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3、2001年,《左传词汇研究》获重庆市社科优秀图书奖;

4、2000年,获重庆市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01年,获国家级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中华文化世家·巴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获中南六省区优秀教育读物奖二等奖;

7、2011年,《汉魏六朝碑刻校注》获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一等奖;

8、2011年,《碑刻文献学通论》获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三等奖;

9、2013年,《汉魏六朝碑刻校注》获教育部第六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10、2015年,《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11、2015年,《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获教育部第七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五、其他荣誉

1、2000年,西南师范大学1998-2000年度优秀教师;

2、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3、2004年,西南师范大学2002-200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4、2006年,西南大学2005-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5、2011年,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6、2012年,重庆市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附:历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名单

硕士(共105人):

2000级:廖强、陈练军、于正安、周勤、刘小文、李明晓、唐瑛

2001级:魏萍、魏平、王盛婷

2002级:郝晋阳、金小栋、赵修

2003级:李明龙、李发、黄敏、章红梅、李利芳

2004级:何山、龙仕平、胡俊、杨双群、解芳、江岚

2005级:吕蒙、解伦锋、季芳、张双、李中侠、吴为民、郭洪卫

2006级:蔡子鹤、晁胜杰、林志杰、刘燕、时维超、万大卫、王存禹、王轶高、吴会灵、杨婧

2007级:龚隽、张海艳、王辉霞、秦照英、赵黎明、黄晓伟、李继刚、陈杏留

2008级:文丽、牛秀芳、罗曼、李婷玉、杨帆、黄小蓉、王金翠、尚磊明、周宗旭、郭中滨

2009级:郭洪义、周玉芳、顾盼、刘光蓉、王玉洁、闻鸣、张彦莉、王翌、敖玲玲

2010级:李春梅、孙俏、李雨萧、王艳秀、吴杨芝、曾照军、郑屹、方其乐

2011级:杜莹、王迟迟、陈玲、杨宁、周祥、邹虎、朱遂

2012级:邓艳平、刘新晖、谭平、杨薇薇、段卜华、付小燕、周玲、王富久

2013级:罗顺、杨骜麒、龙俊旭、汤亚琴

2014级:和艳芳、白艳章、徐梅

2015级:周阳、肖游、王羽、钟珏、胡楷奇

2016级:狄梦珊、张敏、彭慧萍

博士(共25人):

2007级:何山、安美娜(泰)

2008级:吕蒙、吴为民、白俊奎

2009级:吴继刚、董宪臣、刘秀梅

2010级:徐海东、黄敏、魏萍、秋兰(泰)、徐妙珍(泰)

2011级:宋婷、李薛妃、姜同绚、周北南

2012级:张海艳

2013级:郭洪义、邱亮

2014级:李海峰、吴氏映雪(越南)

2015级:张毅、曾玉洪

2016级:敖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