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综述|冯时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0-12-03 10:4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

2020年11月28日下午3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冯时研究员为我所师生做了题为《中与中国文化》的讲座。该讲座采用“云讲座”的形式,主会场设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336教室,由我所李发副教授主持,文献所师生在主会场聆听了该场讲座,另有百余名网友线上观看。

冯时教授从国号“中国”讲起,提出古代文献中的“中国”含义与现在所说的中国并不相同,并引用多例传世文献来阐释古代文献中的“中国”最初是一种地理概念,并非政治实体。《诗经》中出现了以“中国”指代京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中而治”的政治观和“人王配地在下”的原始宗教观。

从古文字材料出发,冯时教授首先分析了天亡簋、何尊等青铜器铭文。铭文主要讲了武王灭商以后于天室,即嵩山祭天,以获天命之事。冯时教授认为这些铭文都反映了西周时“居中而治”的政治观及原始宗教的思想,而这些同时构成了“中”的观念。另外,冯时教授还据历史背景指出,天亡簋中的“王

三(四)方”,其中

当释读为“凡”而非“同”,是一种祭天的活动。

“中”的第二个意涵是“四方之中”。冯时教授认为这个意涵在立表测影中已经有了表征,表所在的位置即中央的位置。另外,这个意涵还与王权有关。冯时教授通过分析《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的例证指出,古代聚众活动的两个条件是地点和时间,地点由旗确定,时间由表确定。他认为“中”的古文字形体就是由表、旗和居天下之中的“大邑”构成。因此,“中”的第二个意涵由表旗共建形成,是空间之中的中央。

“中”的第三个意涵是“天地之中”,也是“居中而治”之“中”。冯时教授指出这里的“中”是一种大的空间概念,并就《周礼·地官·大司徒》的记载讲解了地中的测量。另外,冯时教授还介绍了商代甲骨中占卜立中的情况。

然后,冯时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在考古中出土的与“立表测影”有关的工具,并指出其中所蕴含的阴阳哲学。冯时先生还把河南濮阳西水坡墓葬和山西襄汾陶寺联系起来考察,论述了地中变迁的过程。他认为地中的变迁是由于夏王朝的建立,政治格局改变,从而影响了地中变迁。

接下来,冯时教授又展示了几件与“立表测影”有关的器物,并结合出土文献材料指出,这些器物应当都是“祖槷”,是一种测日影的工具,而非镇墓兽。结合拥有这些“祖槷”的墓主人基本都是女性的特点,冯时教授表示这些“祖槷”表达的是一种对妇德——“信”的要求。

最后,冯时教授总结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未中断的原因正是“中”的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一个整体,“居中而治”的族有责任传承华夏文化,自古以来华夏文化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局面。

讲座结束后,我所李发副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首先冯时教授讲中的本义,涉及了字形字义两方面。由中所处的地方,引申到中正、中央的概念,再引申到天下之中;由地理的“中”引申到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宗教观,包容极广。其次是方法论的指导。李发老师指出平时我们的研究注重某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而冯时教授启示我们还要联系文字背后更深广的概念,不仅是传世文献的运用,还要将出土文献和考古实物结合起来研究。

最后的提问环节,大家都踊跃提问。一位在线观众探讨了陶寺、西水坡所代表的夷夏东西的格局,冯时教授认为夷夏之间是相互交流不断的,但我们强调的主体是王室的文化,是根据文字体系来确定夷夏东西的格局。来自湖北黄石的舒先生提问了关于早期测日影的碑到后期宗庙、丧葬碑之间的变化联系。冯时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中的碑,早期用来测日影,后来发展为记功。两种活动都有“信”的含义。最后,来自浙江大学的20级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请教了关于祖槷的分布与起源的问题,冯时教授推荐了《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一书,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发现的八件祖槷。整场报告历时两个小时,至此落下帷幕。

冯时教授的云讲座视频已上传b站,链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y4y1q7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