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综述|王贵元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0-11-28 14:2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5

2020年11月20日下午三点,中国人民大学王贵元教授做了题为《汉字发展阶段及其演化机制》的精彩报告。该报告采用“云讲座”形式,主会场设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336教室,由我所张显成教授主持,文献所师生在主会场聆听了此次报告,另有百余名网友在线观看。

报告会上,王贵元教授从形体特征的角度将汉字形体的发展分为象形(西周中期以前)、亚象形(西周晚期至战国中起)、古隶(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今隶(西汉晚期至魏晋)、楷体(南北朝至二十世纪初)、简楷(1956年至今)六个阶段。王教授指出,这一划分标准不同于朝代划分法,而是根据汉字本身的阶段性形体特征划分汉字发展阶段。

王贵元教授首先就汉字的产生与早期形态问题展开论述,他指出,文字产生以前,古人已有人际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图画,所以最早的汉字是图画的借用;而文字的产生时期仍需确切材料的证明。并指出仓颉造字传说虽与历史有出入,但并非空穴来风,仓颉的作用乃在于对原始时期人们广泛使用的书面交流工具图画进行收集整理而用于语言。接着,王教授分别介绍了汉字形体发展的六个阶段。

关于汉字的象形和亚象形阶段,王贵元教授指出事物、词、字关系之本应形态为字形表示词音、或表示词义、或音义兼表;而其早期形态则为字形直接表示事物,而间接表示词的音义。

亚象形阶段的文字形体表面象形,实际上已不能完全表示物象,表现为形体变化(如“女”字腿部拉直),结构分化(如“监”字头身分离)。此外,王教授认为汉字构形的发展经历了个体发展和群组发展两个阶段,亚象形阶段开始建立部首,而部首正是汉字构形群组系统化的重要表现;部首的建立使得汉字构件由单义功能发展为类义功能,例如“牧”在最初单指“放牛”,但到西周晚期泛指“放牧”,这就是“牛”从单义构件向类义构件演变的结果。王教授还点明亚象形产生的内因(本质原因)是汉字作为汉语书写符号的本质特征的回归,汉字形体由表示物象的“物符”转化为构建词的音义的“词符”;外因则是由于西周晚期的王权衰落,礼乐崩坏而导致的文字尊崇地位的下降。

王贵元教授将隶体阶段分为古隶和今隶阶段,他指出古隶是从篆体到隶体的过渡阶段,其标志是对篆体的改造,方式有弯笔拉直、圆形变方、逆笔顺写等,其形体表现的突出特征是半篆半隶。王教授富有创见性地提出,进入今文字系统,汉字构形系统首次出现无功能的构件成分——笔画,例如点线在古文字中可以表示物象局部,但在今文字中点线只是无功能的笔画。此外,古隶阶段合体构形已成为主流,即会意、形声已成为汉字发展的主要方向。

今隶则是隶体的成熟形体,其标志是篆体成分基本不存,彻底完成了对篆体的改造并同时建立了新的基础体系。今隶阶段始于西汉晚期,王教授通过对比昭帝始元三年简、昭帝元凤四年简和宣帝地节五年简中的文字书写特征,认为今隶在西汉宣帝时期正式形成。王教授还点明今隶阶段表现为构件形体的义化和声化以及构形成分的定形、定量和定位、定向,并举例归纳了今隶阶段构形改造的几种方式。

关于楷体阶段,王贵元教授指明楷体是以词的音义为依据的新的字形体系建立后逐渐调整完善时期的字体。调整完善包括笔画、部件形体和结构的抉择和完善,但主要是笔画的固定和完善,其中笔画的结构和美观也是衡量因素。1956年第一批简体字正式使用至今则是汉字的简楷阶段,而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的《简化汉字总表》就是今天通行的简体字。

报告会后,张显成教授进行了总结,认为王贵元教授提出的汉字发展六阶段理论极富创见性,指出的汉字构件由物符向词符的演化机制也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值得大家学习。王贵元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注重理论,深入浅出,条理清楚,使广大师生对汉字发展阶段及其演化机制有了更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在提问环节,钟佩炘同学提出了“假如秦没有统一六国,汉字的发展情况将会如何”的问题,王贵元教授认为若秦未统一六国,汉字的发展情况一定会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战国晚期各国文字的发展阶段及其演化机制是一样的,都发生了隶变这一现象。报告历时两个半小时,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王贵元教授云讲座视频已上传b站,链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p4y1r7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