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综述|李宗焜先生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2-06-30 20:1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

2022年6月24日晚7点,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含弘大讲堂”第二讲在33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的主讲人是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宗焜先生,题目为“宋刻薛尚功《款识》的版本优长”。讲座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献所所长孟蓬生教授担任主持。

图片

李宗焜先生先是介绍了宋代薛尚功所撰《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五种通行本,即:明万历十六年(1588)万岳山人刊朱印本;明崇祯六年(1633)朱谋垔校刊本;清嘉庆二年(1797)阮元刻本;清嘉庆十二年(1807)平津馆临宋写本;缪荃孙藏康熙五十八年(1719)陆亮友桐氏据汲古阁本抄校本,并分别对这五种通行的本优长与不足作了概述。容庚先生评价道:“万岳山人本铭文讹舛,考证删节,其劣不待言。朱本较佳,孙本差近朱本,缪本在孙本与阮本之间,阮本为下。”李先生基本赞同容说,但其认为孙本在某些方面不一定差于朱本,二者不相上下,可作互补。李先生指出各通行本中所谓“手书”“影钞旧本”“旧钞”“写本”等字样并非指薛尚功之手稿,各种刻本无一根据宋石刻本,其所据“写本”乃传抄本。

接下来,李宗焜先生讲解了关于《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宋拓传本的收藏情况:黄丕烈收藏卷7-16、卷19、卷20;史语所收藏卷17;考古所收藏卷18;上海图书馆收藏卷14、卷17、卷18、卷20;另1-6卷亡佚。李先生指出,黄丕烈藏本反映了宋拓本之原貌,价值极大。另,上海图书馆藏本其重见之处往往品相更好,可以互相参证,其跋语独多,亦甚可贵。

最后,李宗焜先生通过对宋刻本、宋拓本与传世本之间的对校以及本校的方法,论述了宋刻本、宋拓本的版本优长。李先生亦指出,宋刻本虽价值大,但也有少数宋刻本在校对等方面不如后世版本。关于古籍版本问题,李先生强调:第一,版本有许多需要留心的地方,不可尽信前人描述;第二,不可尽信出版品,原印本也要警觉;第三,宋拓《款识》版本有绝对优长,但也有不及,应实事求是看待。

图片在提问交流环节,我所2019级博士研究生叶磊提出“宋代器物为何以摹刻本而非拓本的形式流传”的问题。李宗焜先生认为在古代拓本的流传比较困难,这与拓本流传的数量、当时的技术、所摹/拓之实物是否存在、器物收藏者等因素有关。苏文英老师就“黄丕烈藏本如何证明为宋拓”这一问题向李宗焜先生请教。李宗焜先生指出,这是从各种角度来看的,据其纸张、墨色以及与同时代之物作对比可判定其乃宋朝之物。李发教授又提出“黄丕烈藏本与史语所藏本、考古所藏本来源是否相同”的问题。李宗焜先生认为黄丕烈藏本、史语所藏本以及考古所藏本皆出自同一部书,后因某种原因而被分散出去。

讲座最后,孟蓬生教授总结指出,对于李宗焜先生提出的三点建议,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要重视文献版本对于古文字研究的价值,在利用前人的古文字著录书时,要注意其版本,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