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介绍 > 学位论文 > 正文
文献所2023年硕士论文推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发布时间: 2023-06-20 15:1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

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

01

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研究

硕士研究生:文楚薇

指导教师:杨文全 教授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科技飞速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现象逐渐增多。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指来自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词语,发生适用范围扩大并在非自然科学语境中演化出新义的现象。本文将以《大辞海》中与自然科学领域相关分卷中收录的词语为基础语料,以北京大学在线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在线语料库以及中国新闻网等官方网站中的用例为辅助语料,结合认知语言学、传统词汇学对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一、绪论:主要探讨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交代本文的研究对象、语料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二、筛选和界定“自然科学用语”以及“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等概念:以《大辞海数理化力卷》《大辞海世界地理卷》《大辞海生命科学卷》以及《大辞海天文·地球科学卷》为基础,以(1)性质为词或短语(2)出现在现代汉语中的(3)反映自然科学这三点为标准筛选自然科学用语,以(1)词源属于自然科学用语(2)适用范围扩大(3)产生新的意义(4)自然科学领域义与非自然科学领域义有联系这四点为依据,在选出的自然科学用语中筛选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材料。三、探讨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领域和泛化程度:将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领域分为学科内、自然学科间、向其他专业领域转化、向日常生活领域转化四类。按照是否需要标记以及泛化义的使用比例对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程度进行量化考察。四、量化分析发生泛化的自然科学用语的语言特征及变化:通过图表对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音节、语法、语义特征进行描写。结合传统词汇学相关理论对自然科学用语泛化后的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变化进行阐述。五、探究自然科学用语的泛化途径:结合认知语言学将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途径分为隐喻式泛化和转喻式泛化并加以讨论。六、探讨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动因:从客观世界因素、主观世界因素、以及语言世界因素等对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动因进行分析。七、最后,对自然科学用语泛化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若干结论,从多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总述,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关键词:自然科学用语;语义泛化;泛化领域;泛化途径

目录

02

现代汉语通感词及其构造研究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为例

硕士研究生:李玉凤

指导教师:杨文全 教授

摘要

本文针对现代汉语通感词进行研究,对其渊源、分类、构造模式、认知机制等进行分析。通感词是指通感修辞在词汇层面固化的现象,体现着修辞与词汇的相互影响,也凸显出认知机制在词汇构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化对通感词的认识,沟通修辞学与词汇学的关系,弥补以往多从构词形式进行分析而对构义情况缺乏深入研究的不足。通过语料考察和图表统计来研究通感词词义的跨感觉迁移情况,分析通感词中不同感觉域语素的意义占比情况和整体词义的偏义转向,探究通感词的通感模式和认知机制,指出通感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 绪论。在绪论中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梳理了目前的研究情况和相关文献,介绍了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阐述了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对通感词的语言系统内外渊源作了说明,并提出了本文所涉通感词的判定标准。通感本身是一种积极修辞,修辞活动与词汇现象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同感官知觉的互相挪移是通感的特质,在心理学、神经学等领域也多有通感的说法。由此本章从修辞学、心理学及神经学几方面论述通感词的渊源。

第三章 现代汉语通感词的分类。本章在对“五觉”判定和对通感词界定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通感词进行了汇总和分类分析,以语素本位分类对通感词构形构义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基于通感的特殊性对构词语素语义迁移的规律进行描写和总结分析,还将汉语词五觉迁移规律与英语跨感觉迁移规律进行对比。

第四章 典型通感词的造词分析。选取“五觉”中最具代表性的、语料较为丰富的几组词逐一分析,在分析中更加详细地论证了构词过程中不同感官域语素的参与情况和偏义情况,并对偏义原因进行分析。

第五章 通感词的认知阐释和分析。以体验哲学为切入点,指出感官体验为感觉认知提供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对通感词的概念化过程进行分析阐释,为通感词从认知角度解读提供理据。

第六章 结论与余论。从起源看,通感词的深化研究,揭示了汉语修辞与词汇的互相作用;从过程看,通感词经过了两种通感模式和系统化的认知机制作用,体现出语言机制、语言材料、语言使用者三位一体的格局;从结果看,其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修辞学、造词法、词汇学、语用学等诸多方面。最后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加以展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科学更加成熟的今天,语言研究有望取得技术及理论的新突破。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通感词;语义;构词;认知

目录

03

“X 效应”构式的结构、语义与认知研究

硕士研究生:沈雪梅

指导教师:杨文全 教授

摘要

当代汉语中存在许多“X 效应”类词语,它们形式简洁却蕴含丰富的语义,使用范围广至各个领域,兼具文雅与通俗、专业性与随意性等特征。研究清楚“X效应”形式与语义之间的关系,以及“X 效应”形式生成与语义建构的认知路径,对于指导汉语教学,理解汉民族认知思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搜集所得的 714 条语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式语法理论、认知转喻和隐喻理论、认知参照点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理论基础,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及点面结合的方法,考察了“X 效应”结构形式、语义表达方面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探索了“X 效应”生成模式和语义识解中认知思维的运作图景,基本揭示出“X 效应”的整体面貌及其衍生变异的内在机理,表明转喻和隐喻认知思维是“X 效应”表达衍生与语义建构的基础。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语料的来源和抽取进行了说明,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梳理了从结构、语义和认知三个视角研究当代汉语词语的现状及成果,介绍了本文拟采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了构式“X 效应”的来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X 效应”的结构特征。“X 效应”表达形式来源于英语中的“X+effect”,同英语中的建构表现一致,汉语中“X 效应”定中结构关系下“X”与“效应”的结合也有松紧程度的差别。对“X 效应”构造环境和构造成分的分析,呈现了“X 效应”结构的搭配对象,包括其作主语、定语和宾语时的句法表现,明确了构造成分“X”在音节数目和词性方面的特征。第三章考察了“X 效应”的语义特征和内部语义关系。文章根据“效应”语义的细化与扩展,以及在“X 效应”分别与“X+效果”“X 法则/定律”两类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中,探究了“X 效应”的语义特征,发现“X 效应”的语义经历了丢失专业性和科学性特征的过程。按照“X 效应”类词语内部语义的差异,“X效应”整体可分为“X 效应 1 ”和“X 效应 2 ”两类。在此分类的基础之上,文章探讨了定中结构关系之下“X”与“效应”之间复杂多样的语义关系。第四章从认知的角度考察“X 效应”表达的生成及语义的识解过程,解释了“部分代表整体”的转喻机制是生成“X 效应”系列表达的主要认知机制,具体实现方式是构式的压制,且部分表达的生成也彰显出隐喻认知机制的运作参与作用。文章根据认知参照点理论阐述了人们识解“X 效应”的认知路径,并用概念整合理论描述了“X 效应”语义的建构过程,最后总结了人们对“X 效应”进行识解所体现出的“同形异解”和“异解同形”特征,进而从生成和识解机制上挖掘了呈现出以上形义关系特征的原因。第五章从认知的角度总结了“X 效应”结构和语义上的特征,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当代汉语;构式;结构;语义;认知

目录

04

主观极量构式“XX 中的 XX”之多维考察

硕士研究生:苟乌果

指导教师:杨文全 教授

摘要

“XX 中的 XX”构式是现代汉语复叠格式中的一种,具有主观极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理论、构式语法理论以及转喻和空间隐喻理论为理论分析依据,对“XX 中的 XX”构式进行了相关探讨。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为:第一章 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梳理了相关研究,介绍了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主观量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与主观量构式相关的研究。第二章 主要对“XX 中的 XX”作为构式的理据性、构式各组成成分及构式的句法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变项“XX”的词性主要为名词,构式整体也为名词性成分,普遍充当句子成分中的宾语。第三章 分别讨论了可进入构式的变项“XX”及构式整体的语义特征,认为名词性“XX”具有描述性、程度义和蕴含比喻义的语义特征;形容词性“XX”在量幅空间上具有可伸缩性的语义特征;动词性“XX”具有程度义的语义特征。此外,分别讨论了前后“XX”的指称义,同时分析了前后“XX”的语义关系。第四章 主要分析了构式的量化性和话语功能,总结出能够进入该构式的词都具有可度量性,前后“XX”在量化级差分类上可粗略地分为绝对极量和相对极量。得出构式具有主观评价和强调的话语功能,并重点将其与同类型的“比XX还XX”构式进行了语用上的比较分析。第五章 对构式的形成机制及认知机制进行考察。得出构式的形成机制与历时演变和构式压制密切相关。对于构式的识解,主要是通过转喻和空间隐喻的认知机制完成的。第六章 总结了本文关于“XX 中的 XX”构式的研究结论,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关键词:主观性;极量;构式;转喻;指称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