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学堂开讲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模式
“《说文解字》里指出:‘婦,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意思就是:拿着扫帚做清扫的女子。按此解释,‘妇’就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卜辞中,绝大部分的‘妇’都直接写成‘帚’,后来标注了一个表义的‘女’字旁,形成了后来的‘婦’字。”
参加本次甲骨文学堂的部分师生
记者 赵欣 实习生 江之韵 摄
7月15日,沙坪坝区图书馆六楼会议室,每月一次的甲骨文学堂如约而至。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研究生喻威正在讲解甲骨文字识读系列课程。配合大屏幕上的一张张甲骨文图片,一个个古老而陌生的文字面目越来越清晰。学员们津津有味地听着,似乎忘记了窗外正骄阳似火。
冒着酷暑赶来参加这次甲骨文学堂的大约有20来位学员。无论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一脸稚气的孩子,都端端正正地坐着,脸上的神情专注而认真。他们有的跟随老师的讲解记着笔记,有的稍稍伸出手指照着甲骨文的样子小心描画。这间并不算大的课堂里,学习求知氛围十分浓厚。
甲骨文学堂上,老师正在讲解古文字
记者 赵欣 实习生 江之韵 摄
“这是完全免费的公益课堂,凡是对甲骨文感兴趣并愿意学习的读者我们都欢迎。”沙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甲骨文学堂创办于2016年,由众多甲骨文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共同参与打造,通过教学活动、专题讲座、沙龙展览等多种形式普及甲骨文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2022年的‘书香重庆’全民阅读活动评选中,甲骨文学堂获评优秀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甲骨文学堂的学员大多来自民间传统文化组织甲骨文字社。71岁的张明均是甲骨文字社发起人之一。“2008年,国家博物馆的巡展在三峡博物馆举行,我当时是志愿者,在时任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唐冶泽介绍下第一次见识到甲骨文,唐老师还办过甲骨文讲座,我们一些志愿者都很感兴趣,于是自发组织起了社团。”
张明均说,2016年,甲骨文字社基本形成了社群,吸收了一批古文字、历史、书法、艺术设计的学习者、工作者和爱好者,他们都对学习甲骨文怀有极大热情。沙坪坝区图书馆对他们关怀备至,不但提供文化活动的场地和资源,还积极联系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邀请古文字专家学者每月一次进行面授,这一学习计划至今已进行七年。
参加过学习的学员,最年长的88岁,最小的孩子年仅5岁。5岁的孩子能听懂吗?张明均笑道,“小孩子更容易接受古文字知识,我们也举办过甲骨文进校园等活动,效果很好,孩子们会很好奇‘我’字为啥是戈字旁,‘初’字为啥是衣字旁,这些涉及六书造字法等相关知识,我们带领小孩子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了解汉字源头,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提升了文化自信。”
“甲骨文是最古老的可识别的汉字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我们希望以学者指导和自学相结合,走出一条群众学习甲骨文、传播古文字知识的新模式。”张明均说。
甲骨文知识相对冷僻,具有一定专业门槛,甲骨文学堂对于普通市民意义何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教授李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通过传播正确的甲骨文知识,满足市民对甲骨文的好奇与兴趣;二是利用甲骨文等古文字载体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讲甲骨文不只是讲这个字读音是什么,更重要在于讲清楚它的意义是什么。”
李发坦言,甲骨文的确有门槛,但一旦建立起兴趣,跨过门槛,它就不再冷门。“甲骨文不过是商代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而已。通过甲骨文实现文化传承,实际上就是认识甲骨文、读懂甲骨文所记录的语言文字信息和历史文化内容。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有传承责任的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定的甲骨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