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行路上不忘初心——记文献所教工党支部杨亦花老师
时间:2021年06月10日 10:10   作者: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命年到了,穿件红衣服,做一头红牛!再叫学生到家里来聚聚,吃个团圆的家乡式火锅!祝大家牛年顺利安康!”这是西南大学文献所教工党支部杨亦花老师2021年的第一条朋友圈,配图是自己和学生的合影。杨亦花老师口中的学生,正是自己资助多年的纳西族家庭困难学生。

(杨老师和她资助的部分学生)

2010年,杨亦花老师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调研纳西东巴族文化时,认识了因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的扎拉。扎拉是单亲家庭,当时还在读小学,母亲身体不好,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由于扎拉的家距离中学很远,往返学校的路费和在校的生活费,对她的家庭来说是一笔无法承受的开支,所以扎拉小学一毕业就要面临失学。

(杨老师和扎拉一家)看到扎拉的家庭情况,当时还在西南大学文献所读研的杨亦花老师,毅然决定帮助她实现求学梦。由于还在读书,杨老师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宽裕,有时还要向同学借钱来资助扎拉。即使是这样,杨老师还是坚持下来了。在她的帮助下,扎拉完成了小学、初中、职高的学业,并于2020年顺利考入长江师范学院。

(2020年扎拉考上长江师范学院)

从2010年至今,杨老师在深入纳西族地区调研的途中,又陆续认识了多名因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学生。为了让这些孩子实现求学梦,她决定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在11年时间里,杨老师已经累计资助13位学生完成学业或正在资助他们上学,他们分别是扎拉、达瓦拉姆、郭晓、帮支若、依下美、呷土咪、陈子燕、陈子英、古满堂三兄妹及高土拉姆姐弟。他们当中已有3人考上大学,另外多人正在当地读初高中或重庆读职高。

对于远离家乡来到重庆读书的家庭困难学生,杨亦花老师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他们,还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她周末和假期都会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为他们添置衣物,做好吃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说起在重庆市就读职高的经历,孩子们都将到杨老师家中做客,亲切地称为“回家”。扎拉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很感谢杨老师,如果没有她肯定没有今天的我。能在繁华的都市上学,是我以前从来都不敢想象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杨老师一路的关怀和帮助,是她带我走出大山,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杨老师您知道吗?在我心中您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很感谢您陪伴我成长。”

谈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杨老师不无自豪,“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平时努力学习,周末也会去做兼职,我自己也会主动帮他们找一些靠谱的工作。我时常对他们讲,我希望他们在我的帮助下能够开拓视野,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能立足社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他们如何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纳西族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是在国家、社会、亲朋、师友的帮助下一步步走过来的,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读书对他们的重要性我非常清楚。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带去希望。”杨老师感慨道。

(杨老师在爱心学校授课)从2018年寒假开始,杨老师在家乡云南丽江塔城上亨土村开办了寒假爱心学校,组织村里的大学生坚持在假期为当地的孩子们授课、辅导作业。2020年,杨老师又建立“花园助学公益”微信群,希望借助更多的力量来帮助更多的孩子。目前群里共有14个人。他们在2020年暑假资助了2个大学生和1个高中生。这条爱心之路,杨老师走得十分坚定,但她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与她同行。她说:“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想通过我的经历去号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事情。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但是带给别人的却是再奢侈不过的希望。”

(文献所教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21年初,在杨老师的感召下,文献所教工党支部决定成立助学帮扶基金,由文献所全体教师党员自愿捐助。首期帮扶基金共筹集了4666元,全部用于资助纳西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